韩志冰官方网站
#
#

        动漫春天里的冷思考

        作者:核实中..2010-05-19 10:17:52 来源:网络

          一份新鲜的大礼终于摆到了众多挣扎多年的动漫人面前,这份喜悦的突然甚至让动漫人还来不及慢慢品味,用春天都不足以告慰。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漫学院副院长林超认为,国家对国产动漫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几年前对国产电视剧的支持力度。
          日前,国家广电总局拟定新的《关于促进我国动画创作发展的具体措施》,其中,除了规定在“黄金时段(17∶00至21∶00)必须播出国产动画片、制作机构引进境外动画片的数量与原创数量比例应为1∶1”等政策之外,还提出将与有关部门探讨在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上给予支持。
          但是,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的动漫企业,要在这个春天有所作为,必须做出一些变化。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要不得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行资本介入动漫业,动漫产业在舆论宣传下越来越火爆,但是,我国原本就比较弱小的动漫企业却在巨大的市场面前表现出了一些迷茫和缺点。林超认为,这表现在一些动漫企业过多地将目光投向政府,不断希望政府能够给钱给政策,而不是低下头踏踏实实地研究市场,了解受众需求,作好自己的动漫创作。
          记者通过近期参加的一些动漫产业论坛和与一些动漫企业老总的接触中,也发现了动漫企业的这种心态,甚至有些企业就做些表面功夫,如出个样片后就开始向政府要钱、要政策,似乎中国的动漫产业发展好坏全系于政府的政策支持上了。那么,我国政府对动漫产业的支持力度究竟如何呢?据林超介绍,近年来,国家以极为有力的手段,从原本为国外动漫企业所垄断的动漫市场中,强行为弱小的、几乎没什么声音的民族动漫企业辟出了一块可观的市场,并专门开设了几个动漫频道来扩大整个动漫市场蛋糕。他认为,这样的支持力度在国际上也是极为罕见的,更何况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税收和财政等方面的支持上也同样是不遗余力。如果这样的支持力度,企业还嫌不够的话,政府就只能直接送钱给企业了。
          据了解,这部分积极于跑钱跑政策的企业主要是在近两年涌入动漫行业淘金的企业。在目前的中国动漫市场,国内电视动画片每分钟的制作成本在1万元至2万元人民币左右,这对动则几十集的动画片来说,其动画制作投入就常以千万元甚至上亿元人民币计。相比之下,作为国内动漫企业主要收入来源,国产动画片收购价却最多在每分钟1000元左右,更多的则是在每分钟几十元左右甚至免费,其播放回收的成本经常不到制作成本的50%。所以新进入的动漫企业“多做就多亏,且总体上仍处于亏损状态”。
          于是,一些投资动漫、希望能够“一夜之间挖得金矿”的中小投资者就开始徘徊观望,并寄希望于政府能够有更大支持力度。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国动漫市场,总是持着这种消极心态的企业会很快被市场淘汰的。
          “板凳坐得十年冷”
          中国动漫企业需要的第二个改变就是要认识到动漫企业比的是作品而不是硬件和人员规模,要注重自身创作能力的锻炼。
          林超说,去年以来,大量的动漫业外的资本涌入动漫产业,尤其是大量的房地产企业进入这一市场,在浙江,如中南、广厦等企业先后宣布进入动漫产业,他们动辄要投入几亿、几十亿元人民币,圈地建动漫园或动漫城,设动漫公司,大招动漫人才,大购动漫设备,大上动漫节目,规模一个比一个大。而以往一直在动漫业界打拼了十几年的动漫企业,或许刚刚才能够有点盈利,只能维持公司的渐进发展。与大公司的大手笔投入相比,这些挣扎在盈利边缘的动漫公司的投入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毕竟资本是最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于是政府的眼球也一下子被吸引了过去。
          或许是受了房产公司的刺激,一些新进入动漫产业的公司和原本就资金拮据的老动漫公司开始了一轮扩招人员、扩充设备、扩建门面的浪潮。似乎硬件好坏和人员的多少成了衡量一个动漫公司成功与否的标准。对这种现象,林超表示,中国现阶段的动漫十分欢迎资本注入,但是,资本并不代表一切,尤其是在动漫这个高内涵的艺术文化产业。动漫产业的发展,靠的不是硬件,靠的是出作品、出人才、出好的运营机制,如日本著名动漫制作团队———宫琦骏团队也只有几十个人而已。过度的扩张只会人为地抬高市场的人力成本,使老的有相当积累的动漫企业处境更为困难。
          林超认为,行业外资本做动漫产业必须要将心“沉入”到这个产业中来,要多一分“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耐心和定力,少一分“一夜暴富”、“快速领先”的头脑发热。而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动漫企业则仍要专注于自身导演、策划、制作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只有这样,中国的动漫业才能在扎实的基础上一步步得到发展。

          做面包不需自己种麦子
          动漫产业作为一个投入大但产出不高的产业,企业在投资时需要本着一条基本的原则,就是在一开始就让动漫商业化,即动漫的商业计划与制作计划同时进行,投入时要充分利用社会游资,与周边产业紧密结合。对此,国华星辰影视文化传媒(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董玉来提出第三个变化,即要用市场化的理念来运作动漫。
          他为此举了日本动漫企业的成功经验,在日本,任何动画公司都没有独立制作动画的经费,需要找赞助商,它们包括电视电影动画片和杂志、图书、录像带等综合产业的出版商和渠道商,并涉及到玩具、服装、食品、广告等广泛领域。这样的投资方式,使动漫产品在初期就经过了多道各类市场专业人士的审核和建议,一旦产品付诸实施,其成功的几率就大为增加,而且分解了投资商的风险,动漫公司不需要多少资金就能成功启动项目。
          而国内动漫企业在创作动漫产品时,经常是看中了一个剧本就先埋头制作了,等制作完成后再拿去进行市场推广,这样的产品由于在制作前期缺乏相关产业链的市场意见,往往是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
          而且,“目前国内动画产业的产业链是断裂的,制作、发行、品牌推广甚至衍生产品开发均由同一公司完成,而在国外,其中每个环节都有专业企业去做。”董玉来表示,做动漫就像开一个面包工厂,如果它想整个事情都自己做,那么它就要自己购地种麦子,办面粉厂,建添加剂厂,然后再开面包商店,整个工程显得无比的庞大而不切实际。事实上,每一相关的链条产业都有其特定的优势,动漫企业必须抛开局部利益,该谁赚的钱就是谁赚的,从整体产业链意义上考虑合作才可能发挥各个行业的最大优势。这样才可能为中国的动漫产业“养出”一个合理的产业链来。

          动漫并非仅是“儿戏”
          克罗地亚籍的奥斯卡动画终身成就奖获得者Mr.BorivojDovnikovicBordo最先提出:动漫不仅仅是儿童的专利,动漫没有年龄的限制,从3岁到83岁的人群,都应该是动漫的受众。这要求我们改变对动漫市场的理解:动漫并非仅是“儿戏”。
          事实上,国际动漫发展的风向标也已经明确无误地指向了成人目标消费群。被誉为“动漫好莱坞”的日本,动漫市场的定位几乎是全民型的,年龄结构跨越幼儿到中年,题材从科幻、爱情、冒险、体育、历史等,无所不含,搅动中国国内动画市场的名片《名侦探柯南》,即是一部没有年龄限制的全民型动画。同样,美国凭借“史瑞克”系列、《花木兰》、《狮子王》、《海底总动员》等一系列以成年人为主要受众群的动画电影敲开了中国动画市场大门,并迅速虏获了众多成人动漫迷的心。
          在BorivojDovnikovicBordo看来,这些动漫片之所以能够同时打动孩子和成人,除了片中出色的影像和音乐效果外,更为重要的是其题材中所拥有的对人性的理解、一定的哲理和较强娱乐性。其实,孩子是成人的雏形,孩子遇到的问题从本质上和成人相通,对童真式的生活难题和普遍化的孩子生活心理冲突的表现,不仅使小观众对动画形象引起共鸣,就是成人也会首肯。
          然而,一直以来,政府都把动漫看作是一块儿童、青少年的思想阵地,受政府的政策和舆论诱导,我国的动漫企业也把儿童、青少年市场看成了动漫的唯一市场。动漫似乎是儿童的专利,就是向儿童灌输五讲四美知识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舞台,或者就是儿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途径。这样的认识一方面使得这类动漫产品选题过于局限,往往带有强烈的说教色彩,容易遭儿童、青少年排斥。据AC尼尔森调查数据表明,上海炫动卡通卫视在18:00—23:00的黄金收视时段,不仅在4-14岁的小观众中拥有25%的收视占有率,排名第一,同时在25-34岁的成年观众中拥有8%的收视占有率,在上海所有60多个频道中排名第三。上海月薪3000元以上的高收入人群关注炫动卡通卫视的程度,仅次于上海地区传统的电视剧、新闻综合、新闻娱乐三大频道,排名第4位。相比于儿童、青少年市场而言,成人动漫市场因成人的巨大消费能力而更显重要性。
          所以,有业内人士在急呼:对动画市场的理解上,中国的动漫投资商和制作单位应该从原来的思维中解脱出来,认识到成人动漫市场的重要性。同时,应该秉承全龄营销的概念,并尝试走出去。

          动漫业“粥多僧少”
          有专家预测,目前我国对数字媒体动画制作人才需求的缺口大约在15万人左右。记者在业界也总能听到各种招不到动漫创作人员的抱怨。这要求动漫企业要改变企业的人才观。
          有了大量的动画创作人才,才有作品产生,有了人画漫画才有作品出版,有了出版,动漫业才有可能发展起来。有专家认为,除了北影、北广等过去培养的少数专业人才,中国第一批动漫专业本科生还未毕业,现在大部分真正从事动漫事业的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像这样的现状,这样的素质,要去发展中国的动画,很难。也有专家认为,中国动漫需要大量具有艺术家气质的创造型人才,而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
          这些言论似乎给人一种错觉,人才已经成了制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而且这个瓶颈可能要等上十几年才能打破。
          与大陆的专家的观点截然相反,台湾宏广股份有限公司监制、大型动画影片《红孩儿》的导演王童表示,中国人多才多艺,怎么会缺动漫人才呢?他认为,只要有市场就会有人才,市场创造人才,在不断的实践中,自然会不断地有人才发掘出来,而不是先有人才后有市场。
          此外,长期的、大量的外包加工已经为中国的动漫产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韩国的动漫产业也经历了从日本外包的过程,并在几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这方面来说,中国发展动漫已经有了较好的人才基础,关键在于怎样去发现和培养这些人才,为他们潜能的发掘创造条件。
          对于企业的人才观来说,企业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去外面招徕人才,这样挖来挖去,人才还是只有这些,成本却上去了。因此,更重要的是发掘自己所拥有的人才,重视自有人才的培养。
          有专家认为,虽然目前中国的动漫产业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有很多动漫发展的外部条件还不是非常完善,但是,通过积极的探索和努力,中国的动漫产业也能够在今后3到5年内得到快速发展。就如当时中国的电视剧发展一样,从当时港台电视剧一统大陆天下,变为当前的大陆电视剧一枝独秀,众多港台明星转而为大陆影视公司打工。

      Processed in 0.073(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