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11-11-05 10:47:18 来源:网络
金秋十月,风清气爽。不少收藏者认为展玩书画的佳机来临,于是取出心爱之物把玩、会友。为了去除湿气,有人还拿书画到秋日下暴晒。对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副馆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宋向光表示:现在的确是展玩书画的最好季节,但晒画似乎不妥,因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会损坏书画的质地、色彩。同时,宋教授还针对藏家头痛的书画保护问题披露了一些博物馆的保管秘笈,以期对收藏者有所启发。
其实,博物馆是古书画和近现代书画的最佳栖息地。尽管偶有水浸《潇湘图》事件发生,但人们来博物馆参观书画展时往往还会异口同声地惊叹: “呀!千百年前的书画怎么能保管这么好?”对书画的保管,各地博物馆都有自己的秘密,一般不轻易示人。近日,记者有幸参观了广州艺术博物院的书画库房,发现他们保管书画真的“有一套”。
油渍或汗液一旦沾染书画,便难以去除,因此取放书画时应戴上白色的绵质手套,防止手上的油渍或汗液沾到书画上;在展开书画时,切忌说话、咳嗽,以免唾沫喷落到画面上,生成霉点。
秋天空气中的飞絮、花粉很少,洁净度较高,可取出书画透气,但不可在阳光下暴晒,因为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对书画的质地、色彩产生不良影响。
大多数蛀虫和霉菌的生存适温在18℃以上,若低于这个温度,害虫即丧失活动能力并停止繁殖;生存适湿在60%以上,若低于此湿度,害虫一般也停止繁殖。书画保管以将温度控制在16~20℃之间,将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为最佳。
装裱后的书画随环境的温湿度变化而收缩,潮湿的南方收纳时要卷紧一些,以防湿气渗入;干燥的北方收纳时要略松一些,以防画心纤维断裂。
书画柜严密闭合禁忌透光
记者:就文物保管而言,玉器怕污,陶瓷怕动,书画怕潮——这是常识。但博物馆保管书画的方法对普罗大众来说是比较神秘的,能不能透漏一些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宋向光:当代博物馆为妥善保护藏品,会将相同质地的藏品集中存放,并根据藏品质地,调适库房的环境条件。如金属器一般要比较干燥,温度可以适当低一些,以减少生锈的可能。而书画的存放则要多加精心,这主要是影响书画安全的自然因素多一些,要防范鼠虫啃食或污损,要防范生霉,也要防范日光及紫外光源的高强度和长时间照射。
保管书画时,博物馆通常会根据书画的种类、尺寸,制作专用的储存柜,如条件允许,还会给珍贵的书画量体裁衣,制作专用的锦袋囊匣。一些博物馆还会用樟木制作书画柜,有些博物馆也采用金属柜。不论何种柜子,一定要闭合严密,不要透光。另外,书画库房要有良好的通风,防止滋生霉菌。
大风大雨天气莫开库房
记者:博物馆对古书画的保护会不会因区域不同(潮湿的南方与干燥的北方)而有所差异?
宋向光:是的。中国古书画多用纸帛绘制,纸帛本身就会因温湿度的影响而或绵软,或干脆,也会因环境湿度大而发生霉变。此外,为更好展示画面,或为了悬挂,或为展阅,中国书画多要装裱,遇环境中温湿度急剧变化,画心与装裱材料的收缩程度不同,也会使书画发生卷曲。针对这种情况,博物馆书画收藏尽可能保持库房温湿度的平稳,通常会在书画库房入口设置缓冲区,如外界温湿度出现异常,如大风大雨天气,通常会尽量减少开启书画库房,或不提取书画藏品。
中国收藏家也注意到了南北气候的差异,因而采取了不同措施:南方潮湿,要防止湿气对书画的渗透,在收纳时要卷得紧一些;北方干燥,要小心纸帛的干裂,收纳时要略松一些,防止画心纤维的断裂。
宜人生活环境可保存书画
记者:南方比较潮湿,我发现有人喜欢在秋高气爽时节把书画拿出来晾晒,以去除湿气;有人则用樟木箱保管书画,认为可以防霉防虫。这些做法可不可取呢?
宋向光:这些都是传统的且行之有效的方法。秋天,天气温湿度比较适宜,其气候变动比较平稳,空气中的飞絮、花粉也很少,洁净度较高。此外,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天高气爽,风清日朗,在品味丰收的时候,展玩自己的书画收藏,其乐融融啊。当然,展玩可以,晒画似乎不妥,因太阳光是最强烈的紫外光源,秋日虽为暖阳,如长时间暴晒,也会对书画的质地、色彩带来影响。所以藏家展玩书画时,要在没有直射阳光的清洁房间或棚架下,净手收心,徐徐展开,怀敬畏之心,以欣赏之情,感受书画的艺术之美,感念先人的创造之力。
记者:从科学角度讲,您认为普通藏家应如何保管书画才能延长其寿命?
宋向光:妥善保管,就是创造适宜的存放条件和选取安全的存放方式。所谓科学保管,主要是根据书画的材质营造适宜的存放环境。通俗地说,人们生活感觉舒适的环境状态,也适宜书画保存——不要太刻意地去强调温湿度的恒定,因为书画也要呼吸,平缓的温湿度变化是可以接受的。
其次,以画会友也是一种保护,这是对书画价值的保护,只是要注意书画取用和展示时展示环境的适宜和安全,展开画卷的力度要适宜,不可匆忙,避免撕裂画卷。存放方式则包括对存放器具、存放地点和存放处所的选择。古书画存放应有专门的囊匣和箱柜,最好是平卧放置,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和不洁的场所中。
我一贯主张:藏家如果住房条件不理想,就可以选择银行保险箱服务——当然需要事先考察存放场所的环境条件。现在,许多档案馆和博物馆为特定民间收藏提供免费存放服务,藏家也可以与他们联系洽商,这也是多赢的选项。
广州艺术博物院保管书画“有一套”
与其他种类的艺术藏品(瓷器、玉石器、紫砂器和铜器等)的保管相比,书画的保管养护困难得多,需在防火、防紫外线、防尘、防燥、防虫、防油烟、恒湿、恒温等方面做到万无一失,因为中国书画通常以宣纸、绢、绫等有机纤维材料为载体,时间长了很容易被虫蛀蚀或脆化。广州艺术博物院现有宋、元、明、清及近现代书画藏品数万件。那么,这些书画藏品平时是怎么妥善保管的呢?
该院院长陈伟安告诉记者,广州艺术博物院一直以来都在努力改善藏品存放环境、存放设备、展出环境、展馆设施等,让所有入藏文物均能得到良好保护。据广州艺术博物院保管部主任张素娥介绍: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日用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保藏部门除吸取古人的传统方法外,还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记者在张主任的陪同下参观了该院的库房,感到他们保管书画真“有一套”。
接触书画前需戴白手套:相关人员都戴上白色的绵质手套,防止手上的油渍沾到书画上;在展开书画时,切忌说话、咳嗽,以免唾沫喷落到画面上,生成霉点。
合理控制温度和湿度:实践经验及科学数据证明,大多数蛀虫和霉菌的生存适温在18℃以上,若低于这个温度,害虫即丧失活动能力并停止繁殖;生存适湿在60%以上,若低于此湿度,害虫一般停止繁殖。但是,倘若相对湿度低于45%,纸张则有可能出现脆裂现象,造成物理性损坏,尤其是对如油画、粉画等类藏品而言,发生脆裂的危险系数会更高。因而,保持控制相对湿度的下限,是对书画藏品保养的另一个严格要求。据此,保藏部门的做法是将展馆和书画库房的温度控制在16~20℃之间,将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这样就可通过抑制害虫、霉菌的生长繁殖达到防虫防霉、保护书画的目的。
加装樟木板防虫害:为防止害虫的滋生,保管部门在设计制造藏品柜时就做了有效的保障措施,即在每个内层板上都加装一层樟木板,上面再铺上丝滑的天鹅绒作保护垫。这样就达到长效防虫的目的了。
书画藏品摆放最忌叠“罗汉”:除了要有合适的存放环境外,藏品的存放方式合适与否也会直接影响藏品的安全。书画藏品最忌叠罗汉般摆放,因为这样摆放会造成互相挤压,轻则发生折、皱、变形,重则爆裂。中国书画由于质地是柔韧性高的宣纸和绢,所以通常将之卷起来存放比较合适。
但是,油画、粉画、唐卡等种类画品就不适宜卷曲,否则时间一长就会导致油彩剥落、皲裂现象出现,造成物理性损坏。因此,这类画品装框前只能平铺置放。为解决此类画品的存放问题,保管部特制了几个超大规格的画柜。而装在画框内的藏品则应垂直悬挂,这样既节省空间又起到防尘作用,利于书画保存。记者看到,广州艺术博物院的油画品、漆画就全是挂在网架上的,这样便大大提高了库房空间的利用率。
结语
事实上,书画保护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话题,我们应借鉴前人的经验,更要视条件、环境而定。
明代屠隆所著的《画笺》提到:“以杉桫木为匣,匣内切勿油漆糊纸,恐惹霉湿。遇四、五、六月之先,将画幅幅展玩,微见风日,(然后)收起入匣,用纸封口,勿令通气。平日张挂名画,须三、五日一易,则不厌观,不久惹尘湿。收起先拂去两面尘垢,略见风日,即珍藏之,久则恐为风湿损其质地。”清代周二学著的《赏延素心录》又云:“小画作匣,用香楠木,卷册用旧锦为囊,或紫、白檀作匣,不但舒展发香,且能避虫。”这些前人的书画保管经验,今人需辩证地汲取,如岭南天气潮湿,普通藏家把书画装裱成挂轴装饰家室就不太合适;香楠木像樟木一样,散发出的气味虫怕怕,着实能起到驱虫、避虫的作用,则可以采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