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
#

        成绩?兴趣?

        作者:核实中..2013-07-12 13:53:29 来源:网络

          有一个6岁的小男孩,每次背书他都背不出来,但对下象棋却有着一种特别的爱好。他甚至可以不看棋盘同时和两个人下两盘棋,而且会大获全胜。对于这两盘棋的每一步他都记得很清楚,并能在棋局结束后把两盘棋恢复起来重走一遍。他虽然背书很慢,可是背起象棋谱、围棋定式,似乎有过目不忘的本事,甚至在放学路上见到别人下棋,也能在旁边站上半天。



            可是,这个孩子的成绩老是提不上去,妈妈就给他报了几个补习班,并且规定必须每天几点回家做作业。一旦发现孩子看别人下象棋或者和小伙伴下象棋,他的妈妈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他训斥一顿,然后就开始唠叨个没完。

            一次又一次,这个有象棋天赋的孩子再也不敢看别人下棋,也不敢同别人下象棋了。每天除了看书就是看书,可成绩依然和以前一样,没有什么长进。

            英国孩子凯勒在三四岁的时候,他的爸爸每天都要带着他去外面散步一两个小时。然而,这种散步并不是单纯的溜达,而是一边交谈一边溜达。比如摘下一朵野花,爸爸就会给孩子解说一下,告诉他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或者捉个小虫,顺便给他说说有关昆虫的知识。就这样,一块石头、一草一木都成了爸爸给他讲课的素材。

            这位孩子的爸爸总是先唤起凯勒的兴趣,然后根据他的兴趣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他会告诉孩子哪个问题属于植物学范畴,哪个问题属于动物学范畴等等。这样,凯勒的父亲就在散步当中传授了许多凯勒感兴趣的知识。

            在小凯勒7岁的时候,他的爸爸经常带他去参加音乐会。在一次中场休息时,凯勒看着印有歌词的小册子问父亲:“爸爸,这不是法语也不是意大利语,这是拉丁语。”爸爸说:“你说得不错,想想看,上面所写的是什么意思。”于是凯勒从法语和意大利语进行类推,基本上明白了大意。他说:“爸爸,既然拉丁语这么容易,我为什么不早点学呢?”听到小凯勒说出这样的话,他的爸爸觉得此时的条件已经成熟,就开始教他拉丁语,结果,小凯勒仅仅用了4个月就学会了。紧接着,凯勒用6个月就学完了希腊语,后来又学了德语、意大利语等。在小凯勒10岁的时候,对一些德国、意大利、希腊等各国的文学著作都能够自己诵读下来了。

            西方国家大多数父母育儿的着眼点在于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具有适应各种环境与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孩子成长的过程必须要依靠他自身的力量。所以,必须要让孩子从小就形成一种自立的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而独立生活能力来自从小的锻炼。平时的锻炼是多方面的,比如劳动锻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的锻炼等等。而其中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进行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劳动能力的锻炼。通过参加劳动,让孩子从小就养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和爱劳动的习惯,在艰苦的劳动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炼意志,发展才能和特长,增长才智,从而形成刻苦、节俭的好品质。在这种天长日久的潜移默化中,让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我们的一些父母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能够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基于这种企盼,中国家长普遍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能让他们过得快乐、过得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总之是越多越好。只要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他们为使孩子学习好,将来能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以及公民意识等则是考虑得少之又少,有的甚至根本就不考虑。

            大多数的家长都期待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学习好,总要帮孩子排满辅导课程及才艺学习,而这一切却从来就没有问过孩子是否有学习的意愿。中国的父母都忘了,只有主动、有意愿的学习才能让孩子的专注力得到最大的发挥,专注力可谓是学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被家长威胁强迫着去上各种课程,不但对孩子没有一点帮助,还很有可能因心情不愉快而影响日后的学习。

            一般传统单向的学习方式,能让大多数的孩子习惯、接受,而他们却无法从学习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培养个人的兴趣可以为生活带来许多乐趣,因此作为父母,应为孩子提供宽松的环境允许依照自己的方式及步调去学习与探索。

            学习的兴趣是从孩子的喜爱开始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尊重孩子最初的热情,父母不要一味地强迫,要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帮孩子找到发展的方向。

      Processed in 0.076(s)   1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