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13-08-30 10:48:46 来源:网络
美术作为一种开发幼儿智力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关注。许多家长在指导和评价幼儿的作品时,往往会走入一种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片面地认为美术就是绘画
许多家长认为:绘画就是美工,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片面的,幼儿美术活动除了绘画之外还包括泥工、纸工等形式多样的手工活动,它们和绘画一样,也是有益于幼儿脑发育的美术活动形式。比如:泥工对孩子有种天然的亲和力,喜欢玩泥土是孩子的天性,橡皮泥是泥土的良好替代物,它颜色鲜艳,可以重复使用;撕纸、折纸、剪纸、撕贴等趣味纸工活动。家长要学会运用多种美术活动培养孩子表现事物的能力。
2、过分强调美术技能技巧的掌握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过严,过分强调技巧的运用,忽视孩子自身的需要和兴趣的培养。由于得不到认可,孩子产生畏惧和厌学心理。要改变这种现象,还应转变这种不科学的认识,充分认识到技能技巧固然重要,但它只是达到美术教育目标的手段,幼儿美术活动旨在引导幼儿认识世界和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世界。
3、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美术作品
最典型地表现在用“像不像”作为评价孩子作品的唯一标准。如果以这标准来衡量孩子,在指导孩子进行美术活动时就会犯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孩子不能亲自感受欣赏美、创造美的乐趣,也失却了体验成功的快乐。因此,家长在辅导孩子进行美术活动时,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孩子的指导者、合作者、欣赏者,而不应成为孩子的替代者、挑剔者。
幼儿的一些作品,在成人看来很可笑,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孩子对事物特征的认识。对孩子美术作品评价的标准就是构思新颖、富有想象力;色彩鲜艳、搭配自然;充满童趣,作画大胆,画面丰满富有个性。
总之,家长应走出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误区。对幼儿进行科学的美术教育,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发幼儿的智力,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才能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