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
#

        曾繁仁: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

        作者:核实中..2009-09-09 11:16:23 来源:网络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曾繁仁
          生态美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国际性的生态理论热潮中由中国美学家首先提出的。10年来,它逐步成为当代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迄今为止,已经召开过全国性会议7次,并有多名硕士生和博士生以其为学位论文的论题。出版和发表了一系列代表性的论著。其较为重要的有徐恒醇的《生态美学》、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曾永成的《文艺生态学引论》、曾繁仁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王偌的《欧美生态文学》等。特别是今年8月19至21日由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在青岛主办"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有180余位中外学者参加会议,围绕"中国当下的生态美学与生态文学研究态势"、"西方生态批评与环境美学"、"东方生态智慧与生态文化"与"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等四个论题展开深入讨论,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于我国当代生态美学与生态文学的深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当然,生态美学到目前为止仍处于理论的探索和建设过程之中,需要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展。对于生态美学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是指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和谐的生态审美关系;而广义的理解则指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走向人的诗意的栖居,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我个人是这种广义的当代生态存在论美学观的倡导者之一。从目前看在生态美学是否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问题上仍有分歧,有的学者坚持生态美学或生态文艺学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但我个人认为生态美学并不能也没有必要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它其实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美学观念,亦即生态美学观。它作为一种后现代语境下产生的美学理论形态,是一种跨学科的产物,本身就以其开放性、非中心性和相对自足性为其特征。有的学者可能认为,只有构成一个独立的学科才能张显其地位,其实,一种理论观念的地位主要在于其是否与时代社会学术发展的方向相符合,而不在于是否构成独立的学科。生态美学就是跨学科的产物,反映了社会历史与学术发展的方向。因而,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而只是美学学科在当代的新发展、新延伸和新立场。但这种新的发展却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生态美学的提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当代美学的改造与转型,反映了我国当代美学必然地由传统认识论美学转向当代存在论美学的发展趋势。具体说来表现为四个方面。首先是从美学学科的哲学基础来看,标志着我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将由传统认识论过渡到当代存在论,并从人类中心过渡到生态整体;从美学理论本身来看,标志着我国美学理论将由无视生态维度、过分强调"人化的自然"到重视并包含生态维度;从自然美的理论来看,标志着从自然的完全"祛魅"到部分的"复魅",亦即部分地恢复自然的神圣性、神秘性和潜在的审美性;从思维方式来看,标志着从传统的主客二分思维摸式过渡到消解主客的生态现象学方法。
          事实证明,生态美学观的出现是社会历史与学术发展的必然。首先它是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众所周知,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逐步开始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型。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发表著名的《寂静的春天》,以人类破坏自然的雄辩事实说明人类处于生存发展的转折点上。1972年,联合国召开环境会议,发布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将保护自然环境提到全人类关注的高度。我国也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重视环境问题,此后接连提出可持续发展方针与科学发展观,并于最近提出"人类文明正处于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过渡"的重要观点。胡锦涛主席最近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这样,将长期被忽视的生态维度引入美学研究领域就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生态美学观的提出也是现代思想与哲学转型的必然结果。20世纪以来,在思想与哲学领域发生了由主客二分到主体间性、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的转型。1966年,法国哲学家福柯提出"人的终结",宣布传统的主体性与人类中心理论观念必将被取代。1967年,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提出"中心"既可在结构之内又可在结构之外,这样,"中心也就并非中心"的重要观点。1973年,挪威著名生态哲学家阿伦.奈斯提出"深层生态学"理论,将生态学发展到哲学与伦理学领域,提出"为什么"、"怎样才能"等社会领域的深层问题。并提出生态自我、生态平等与生态共生等重要生态哲学理念。特别是生态共生理念更具当代价值,包含人与自然平等共生、共在共容的重要哲学与伦理学内涵。1995年,美国生态哲学家罗尔斯顿出版《哲学 走向荒野》,提出当代哲学的"荒野转向"。同期,美国哲学家大卫.雷.格里芬提出十分重要的"生态论的存在观",表明生态存在论哲学正式问世。以上叙述说明当代哲学所面对的由认识论到存在论以及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的转向。正是在这样的哲学转向之中,生态美学应运而生。同时,生态美学的产生也同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范围内美学与文学领域所发生的生态转向密切相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逐步提出"生态文学"观念,生态批评也逐渐成为显学。这些都为生态美学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的与实践的资源,而日本今道友信等美学家也开始思考新的生态伦理学及其与美学的关系。但西方只有以上所说"生态文学"、"生态批评"以及包含人的因素的"环境美学"。真正的生态美学却是诞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其机缘就在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力图通过建设包含生态文明的先进文化,努力避免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污染破坏环境的弊端,走出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和谐社会之路。而且,之所以由中国美学工作者首先提出生态美学观念还在于中国有着可资借鉴的丰富的古代生态智慧。这是一种以"天人之和"为特点的生态智慧,诸如儒家的"和而不同"、"民胞物与"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万物齐一"、"心斋坐忘"思想等等。其中包含了一种特有的古典形态的"共生"生态思想,成为建设当代包含生态美学观在内的生态文化的重要的宝贵的资源,早已引起众多国际哲学家和思想家的高度重视,恰是中国学者提出生态美学观的重要支点。
          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只能是当代存在论哲学思想,而不能是传统的认识论哲学思想。因为,从认识论出发只能走向主客二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类中心主义。这就是启蒙主义以来的"我思故我在"、"人为自然立法"以及"战胜自然"、"做自然的主人"等等传统理论观念。在这种理论观念指导下人与自然必然地是"宿命的对立"、"不可调和"等等。而只有从当代存在论哲学的高度,从人与人类生存的特有视角,才能构建一种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当代生态哲学理念。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从而走向生态观、人文观与审美观的统一,实现人的诗意的栖居。具体说来,传统认识论从"我思故我在"出发,必然导致"理性主导"和"人类中心"。而当代存在论则从"我在故我思"出发,将活生生的人的生存放在首位。这就必然导致包含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生共荣"的生态哲学理念。当代生态存在论哲学思想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首先是从"此在"之"在世"出发所确立的人的生态本性观。长期以来,人们都是从以把握存在物之本质为其指归的认识本体论哲学出发,使存在者遮蔽存在,以认识作为物质或精神的存在者为其目的。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对于人的本性都是从抽象的物质或精神加以把握,或者将人的本性归结为抽象的物质性,或者将人的本性归结为抽象的精神性,但都离开了活生生的现实之人。而从当代存在论出发,也就是从活生生的"在世"之人出发,那麽人的本性首先就是其生态性。即人的生态本源性、生态环链性与生态自觉性。所谓人的生态本源性即指人类来自自然、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的生存与自然息息相关,须臾难离。所谓人的生态环链性即指具体的人都生存于特定的生态环链之中,这就是活生生的生命,一旦脱离生态环链人的生命将不复存在。所谓人的生态自觉性是指人作为生态环链之中唯一有理性的动物具有维护生态环链平衡的自觉性。正是在对于人的生态本性自觉认识的基础之上,新的生态文明时代才产生了新的生态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对人的基本生存权和尊严的尊重,成为激励人类前行的精神力量,也是人文学科的核心内涵。但人文主义精神是历史的、发展的,有古典形态的人文精神、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精神以及启蒙主义时代的人文精神等等。启蒙主义时代的人文精神就是一种理性的精神、科学的精神与人的主体性的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当然有其不可否认的历史价值,应该予以继承发扬。但其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及其所导致的人与自然的绝然对立以及不可免的生态灾难等等却是不可取的,应该在新的时代加以扬弃。这就是新的生态人文主义的产生,既继承了启蒙主义时代人文精神中科学精神的合理内涵,同时又包含了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内容。其具体内涵为由人的平等扩大到人与自然在生物环链之中的相对平等,也就是"生态圈平等主义";将人的生存权扩大到人应"在美好的环境中过有尊严生活"的环境权;将人的价值适度地扩大到自然的价值,包括自然的经济、科学与多样性价值等;将对于人类的关爱拓展到对于其它物种的适度关爱;由对于人类的当下关怀扩大到对于人类前途命运的终极关怀。这种生态人文主义具有极高的当代价值,不仅适合于当代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为当代人类的长期和谐美好生存提供理论的支持。同时,这种生态人文主义所包含的"万物共生共荣"思想对于贯彻"以人为本"思想、构建当代和谐社会、塑造当代和谐人格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成为当代人类走向美好生存的精神武器。
          生态美学作为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其具体内涵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将生态维度与"共生"观念纳入当代美学理论之中,使当代美学面临一次新的转型,即由传统认识论美学逐步转向当代生态存在论美学。这种当代生态存在论美学以德国著名哲学家与美学家海德格尔的"天地神人四方游戏说"为基础构建。它的具体的内涵首先是一种人的生态本性自行揭示之生态本真美。因为在当代存在论哲学之中美与真理是同格的,而当代存在论哲学的真理观则是存在自行揭示与显现的真理观,不同于传统认识论之符合论真理观。人的生态本性的自行揭示既是真理的显现,也是一种生态本真美。例如,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对人的健康美好自然本性之讴歌。它同时也是一种"天地神人四方游戏"之生态存在美。这就是说,只有在"天地神人四方游戏"之中,人才真正处于与天地万物共生共荣的诗意的栖居状态,就是一种审美的生存状态。而从自然美的角度来看,生态自然美也不完全是传统认识论美学中"人化的自然",而是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共生"、"亲和"与"间性"的关系之中,犹如李白诗中所说"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人与山处于一种亲和不厌的审美关系之中,这就是一种包含生态维度的自然的美。而从批评实践的角度,文学艺术所发挥的生态审美批判的作用也是生态美学的实践形态。这包括具体作品的生态审美批判作用和对文艺的生态批评实践。前者指当代中外诸多通过文艺作品对于现实生活中破坏生态事实的有力抨击。后者则指当代逐渐蓬勃发展的生态批评实践。在西方,生态批评已经成为显学,而在我国还需进一步倡导。
          生态美学是一个正在发展建设中的美学理论,它的前沿性、现实性、交叉性与跨学科性决定了它是一个尚有诸多不成熟之处并有颇多争议的美学理论观念。但它又是一个颇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美学理论,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我们期待更多的学者参与到当代生态美学的创建之中,发掘并构建具有更多的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话语,以期在新的世纪对世界美学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Processed in 0.064(s)   1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