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
#

        王 诺:生态美学:发展、观念与对象

        作者:核实中..2009-09-09 11:38:51 来源:网络

          王 诺:生态美学:发展、观念与对象

          --国外生态美学研究评述

          内容提要 本文全面评述了国外生态美学研究的发展和主要成果,在借鉴
          国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指出:生态美学与传统美学的本质区别,在与它摒弃了
          人类中心主义、二元论和工具理性而以生态整体主义作为其哲学基础;进而它
          的审美标准也由以人为尺度转向以生态整体为尺度;生态美学的研究范围与批
          评对象也因此而扩大到由自然、人类社会和意识形态组成的统一体--整个世
          界,其介入性和实用性的强化为美学发展提供了契机。
          关 键 词 生态美学 环境美学 生态整体主义
          作者简介 王 诺,1958年生,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我国的生态美学研究已经有十年历史。在这十年里,出现了为数可观的一批生态美学研究者,召开了两次全国性的生态美学研讨会,产生了一些有很高质量、很大影响的研究成果。不过,客观地说,这些研究与国外同行的研究很少交流,基本上呈平行发展的态势,许多学者对国外同类研究的历史、成果、现状和主要问题了解得不够。这无疑限制了我国学者的学术视野,也制约着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国际学术论坛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本文试图在介绍评述国外生态美学方面先行一步,同时期待更多、更全面的译介成果问世,为我国生态美学研究的深化和参与国际学术对话提供必要的参照和借鉴。

          发展与成果

          国外生态美学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般认为,1982年,由艾伦·卡尔森(Allen Carlson)和巴里·萨德勒(Barry Sadler)主编的《环境美学:阐释性论文集》(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Essays in Interpretation, 1982)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出版社出版,标志着生态美学或环境美学的兴起。卡尔森是加拿大艾伯塔大学哲学系教授,是当代最有代表性的生态美学家之一。他在艾伯塔大学面向哲学、语言文学、美术、音乐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包括博士研究生)常年开设生态美学课程,培养了一批从事生态美学研究的后起之秀。
          在术语方面,目前最主要的有两类,一类是"生态美学"(Ecoaesthetics, 或Eco-aesthetics,或Ecological Aesthetics),捷克学者和艺术家米洛斯拉夫·克里瓦(Miroslav Klivar)被称为"生态美学"的首倡者。倾向于这个术语的人认为,"环境"一词有太浓重的人类中心主义色彩,与生态美学的基本精神相矛盾。另一类是"环境美学"(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或The Aesthetics of Environment)。采用这一术语的学者认为,环境美学要关注的不仅仅是自然环境,还要审视建筑、工程、城市、工业、农业等所有人类创造的环境以及指导这些创造的审美观、建设观、发展观等观念,或欣赏或批判,因此,用"生态美学"这个术语似乎不能涵盖这些审视和思考,更何况现存的自然环境几乎无不打上人类的烙印。不过,环境美学所论说的"环境",其涵义已经从人类中心扩大到生态整体,特别强调整体意义和整体价值。正如生态美学家伯林特所指出的那样,传统意义上的"环境"一词,已经成为"二元论的最后一个幸存者", 我们所说的"环境--包括景观--不只是我们周围的物质,也不只是我们对这些背景的观察、看法和在此背景里的活动,还不只是社会和文化秩序,而是所有这些的总和。作为一个由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环境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包含着人类及其处境以及两者相互关联的演变过程。"
          由此看来,生态美学也好环境美学也罢,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两者的逻辑起点都是生态整体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是整体论、联系观,所指的生态也绝不仅仅是自然生态; 因此,对"生态美学"不能涵盖人类社会环境的担心是不必的。鉴于此,加之有必要避免"环境"所带来的人类中心、人类尺度的误导,又加之当今绝大多数与生态有关的交叉学科都以"生态+某传统学科"命名,论者以为还是用"生态美学"更为科学。
          1986年,芬兰约恩苏大学教授瑟帕玛(Yrj? Sep?nmaa)出版了《环境之美:环境美学的基本模式》(The Beauty of Environment: A General Model for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Helsinki, 1986),此书是第一部生态美学研究专著。瑟帕玛也由此逐渐成为欧洲生态美学的代表人物。他现任国际应用美学学会会长。
          1988年,又一部重要的论文集由著名的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即纳萨尔(Jack L. Nasar)主编的《环境美学:理论,研究及应用》(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这部包含32篇论文和大量文献索引的文集,是生态美学研究和教学的必要文献。
          1992年,最重要的生态美学专著《环境美学》(The Aesthetics of Environment,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2)问世。作者阿诺德·伯林特(Arnold Berleant)是美国长岛大学哲学教授、当代最杰出的美学家之一、国际美学学会终身荣誉会员。这部专著被誉为生态美学研究进程中的里程碑,它确定了生态美学的学科特征、核心观念、涵盖范围和主要任务,其权威性的学术地位迄今为止还没有被动摇,许多大学的生态美学或环境美学课程都以它作为首选参考书。此前柏林特已经从事了长达20多年的生态美学研究,但直到这部书问世,他的这一研究才真正为学界普遍接受,而他自己也因此成为最著名的生态美学家。此后伯林特曾担任国际美学学会会长(1995-1998)。
          1994年6月,首届国际环境美学大会在芬兰的科里召开,中心议题是"面对景观"。这是世界各国生态美学研究者的首次大聚会,标志着生态美学研究国际化进程的开端。
          1996年,维多利亚大学教授波蒂厄斯(J. Douglas Porteous)出版专著《环境美学:观念、政治与计划》(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Ideas, politics and Planning,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6),该书不仅探讨了生态美学的基本观念、研究方法、学术规范和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而且侧重分析了生态美学对城乡和荒野的生态保护,对公共政策和发展计划所能产生的重要作用。
          1997年,柏林特的第二本专著出版,即《在景观中生存:面向环境美学》(Living in the Landscape: Toward an Aesthetics of Environment, Lawrenc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997)。在这部书里,伯林特回顾了生态美学悠久的思想根源,从希腊文明、埃及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开始一直到20世纪;对术语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辨析;更深入地讨论了生态美学研究在两大领域--观念和应用领域--里的发展前景;总结了生态美学的主要功能。同年,瑟帕玛主编的《现实世界之设计:环境美学的基础与实践》(Real World Design: The Foundations an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University Press of Helsinki, 1997)出版,其中收入第13届国际美学大会(1995)的会议论文22篇(该次会议以生态美学为主要议题)。
          1998年,伯林特与卡尔森合作,为著名期刊《美学与艺术批评》编辑了一个专辑《环境美学》(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A Special Issue of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No. 56)。
          2000年,卡尔森出版了他的专著《美学与环境:自然、艺术和建筑之欣赏》(Aesthetics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Appreciation of Nature, Art and Architecture,London: Routledge, 2000)。这部著作就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自身美学价值、在自然美欣赏方面的形式主义美学态度之批判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阐释了如何对文学中的景观、日本的园林、建筑艺术以及农业景观进行生态美学欣赏等具体问题。
          2002年,伯林特主编的《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透视》(Environment and the Arts: Perspectives on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London: Ashgate Publishers, 2002)出版,收入13篇由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撰写的论文。
          2003年8月,第五届国际环境美学大会在芬兰的海门林纳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对乡村、农业和田园生活方式的美学透视。除第一届大会的议题是总体性的之外,以后的每届大会都专门讨论一个具体领域,如森林美学(第二届,1996)、湿地美学(第三届,1998)和水美学(第四届,2000)。
          生态美学研究最新的重要成果是卡尔森和伯林特再度联手主编的两部论文集。其中,《自然环境美学》(The Aesthetics of Natural Environments, Calgary: Broadview, 2004)刚刚问世,该书的作者有许多是此领域里杰出的学者,论题包括自然和自然美的价值、艺术欣赏和自然欣赏的关系、知识在对自然进行审美过程中的作用、自然的审美欣赏与保护自然的伦理责任之关联等。导言部分对生态美学三十年来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另一部是《人类环境美学》(The Aesthetics of Human Environments),即将于2005年出版。
          生态美学的发展十分迅猛,现在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美学研究的显学:除加拿大和美国之外,芬兰是最重视生态美学研究的国家之一,五次国际环境美学大会均在芬兰举行。德国的生态美学研究成就也很显著,利兹大学教授弗兰克·芬利(Frank Finley)曾撰文专门介绍。在波兰伽杰龙尼亚大学哲学院的美学系,一个很大的生态美学合作研究项目正在进行,其最终结果是一套丛书。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的艺术哲学与美学教授帕金(Dusan Pajin)以生态美学理论研究中国园林艺术,其《环境美学与中国园林》很值得我国学者关注。印度的学者对生态美学的研究也产生了国际影响,例如萨哈斯(Anvar Sadhath)的《生态美学与华兹华斯的〈序曲〉》就受到国际学界的重视。意大利锡耶纳大学教授普塞利(RM Pulselli)在200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作的主题演讲(后发表于《设计与自然》杂志)《耗散性结构和复杂奇特的吸引力:有关一种新的生态美学的主题演讲》,被评论者称为当年最重要的生态美学研究论文。
          生态美学课程在国外大学普遍开设:除了上述生态美学专家都在自己所在大学长期开设此类课程之外,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地理系开设了"环境美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心理系开设了"走向生态美学"、"大草原的生态美学"、"草原与林地的生态美学"等系列课程,堪萨斯大学建筑系和科罗拉多大学哲学系都开设了"环境美学",印度斯里商羯罗查尔雅大学开设了"生态美学与梵语文学",伯林特等人还在芬兰、瑞典、挪威等国家举办了六次有关生态美学的国际夏令学校(1995-2002)。在世界各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生态美学"已经具有国际性规模,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传统和不同文化的学者正在这一领域共同探寻"。

          观念与对象

          要确立生态美学的学科地位,就必须论证它与传统美学有本质的不同。这种本质的差异就在于,作为生态美学哲学思想基础的认识论、世界观与传统美学完全不同:以生态整体主义取代了人类中心主义、二元论和工具理性。伯林特在回顾了西方美学和哲学的发展之后指出,生态美学是"后笛卡尔的"美学,是反对"洛克把自然当作物并与人相分离"的美学,是拒绝"把理性当作权力和工具并以此自认为高贵"的美学。生态美学"最重大的观念是把环境视为一个整体"、"一个包含一切而其内部又是密切联系的整体",是"将每一个事物都理解为一个动态发展中的整体的一部分"。
          印度斯里商羯罗学院的生态美学家哈利库玛(P. R. Harikumar)在《生态美学:寻求一个有机的整体》里也阐述了同样的观点:"生态美学带来了一些明确的有关生物多样性和共同存在的观念。它告诫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牢记这个有机整体,没有这个整体,人类就将生活在真空之中,像生活在真空瓶子里一样。……总之,生态美学是朝向建立一种新观念的目标迈出的一步,那种新观念就是:每个生物体和所有生物一样,都处在一个有机整体当中,并扮演自己的角色。"
          我国的生态美学家曾繁仁在借鉴了海德格尔、福柯以及当代生态哲学家的思想之基础上,也明确提出了与国外生态美学家相同的观点:"生态美学从美学学科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的突破,也可以说最重要的意义和贡献就在于它的产生标志着从人类中心过渡到生态中心(论者以为这里最好用"生态整体" )、从工具理性世界观过渡到生态世界观,在方法论上则是从主客二分过渡到有机整体。这可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意味着一个旧的美学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的美学时代的开始。" 在缺乏交流的情况下,我国学者经过自己独立的研究,与国外一流学者在生态美学的核心思想上形成了共识,这证明了我国学者完全有能力在国际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做出贡献。
          核心思想的转变必然导致审美标准的转变:由以人为尺度转向以生态整体为尺度。原野上的食粪虫美不美?依照传统的审美标准,人们认为它们是肮脏的、恶心的、对人不利的;依照生态美学的审美标准,它们是值得欣赏和赞美的美好生灵,因为它们对原野的卫生意义重大,因为它们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环节。一只食粪虫一个晚上能够将比它重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粪便从地面转移到地下,难怪生态文学作家要惊呼只有提坦神堪与这小小的食粪虫媲美!难怪生态美学家要批判人们对食粪虫投去蔑视和厌恶的目光。"高峡出平湖"美不美?过去我们习惯于欣赏这类宏伟的工程,说到底是欣赏我们自己,却很少将这种大规模破坏生态环境、严重违反自然规律的人造"美景"放在生态整体中考察;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去看,那是最可怕的丑陋!卡尔森说得好,生态美学既然是"全体性美学"(universal aesthetics),其审美标准就必然与以人(审美主体)为中心、以人的利益为尺度的传统美学截然不同。生态美学的审美,依照的是生态整体的尺度,是对生态系统的秩序满怀敬畏之情的"秩序的欣赏"(order appreciation),因此这种审美欣赏的对象,很可能不是整洁、对称的、仅仅对人有利的,而是自然界的"不可驾驭和混乱"(unruly and chaotic),而且,决定和制约着这种不可驾驭和混乱状态的自然规律越是神秘、越是未被人认识,其美感就越强烈。
          以生态整体观作为指导思想,还必将导致生态审美对象和生态美学研究范围的扩大。将审美感知扩大到整个环境而不仅仅局限在文学艺术和优美如画、柔美壮美的自然景观,将美学研究和美学评价扩大到由自然、人类和人类的意识形态组成的整个世界,是生态美学与传统美学的又一大不同。2004年版《劳特利治哲学百科全书》"环境美学"条目(卡尔森撰写)明确指出:"环境美学从艺术世界的较窄范围拓展出来,在欣赏艺术品之外,还要欣赏自然环境以及受人类影响和由人类建构的所有对象。"
          生态美学是介入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要不断地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而且还要全面地介入现实世界和意识形态;它不仅关注自然环境,更要关注人类社会,对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及其规划政策、生活和生产方式以及指导所有人类行为的自然观、生存观、发展观进行审美评价。这种生态美学角度的审美评价,既包含正面的、欣赏赞美的;亦包含负面的、批评批判的。伯林特特别指出,后者尤为重要,对"冒犯和伤害环境的批判"尤为重要,因为它张显的是生态美学的"否定性价值"(negative value)。生态美学对美学理论重新建构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介入社会、介入世界,要为缓解生态危机、重建生态平衡发出美学家必须发出的声音。"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需要我们的尊敬和关怀",整个生态系统需要我们的敬畏与呵护,美学家"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促使人类学会遵循自然秩序而栖居,学会在尊敬自然和谐的前提下达到我们自己的目的"。
          生态美学研究和批评范围的扩大以及介入性和实用性的强化,为当代美学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大好契机。看到了生态美学广阔而美好的发展前景的伯林特,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注重整体性的环境美学具有强大的涵盖性,不仅包含美学理论,而且包含了我们对由认识和思想构成的社会精神基石的理解。从严格限制我们的特定时空--如博物馆、音乐厅等--解放出来,环境美学的尺度终于能够不再被排斥在整个社会兴趣和行为之外,这样的结果是多么地激动人心啊!因为环境美学的影响力将……作用于所有的人类关系,而不仅仅限于单纯以艺术为目的的学府院系" 生态美学家期待着对政府决策、文化教育、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等所有人类活动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的结果,亦将反过来促进生态美学研究自身的发展壮大,更为重要的是,将推动人类走出环境灾难和生态危机,恢复和重建地球的生态美。正因为如此,许多生态美学家经常把《瓦尔登湖》里的一段话挂在嘴边,梭罗的那段名言是:

          能画出一幅画,塑造出一座雕像或者美化几个对象,确实不错;但远胜于此、更为光荣的则是塑造和描绘出美好的氛围和环境,使我们可以观赏,使我们的所作所为合乎道德(这里的道德与生态伦理学中的生态道德相近--引者)。能够影响日常生活性质的,才是最高的艺术。


      Processed in 0.068(s)   1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