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09-09-18 16:22:29 来源:网络
元代绘画史论著述
中国元代历史较短,绘画史论著述不多,尤少宏编巨著。但适应绘画创作、收藏与鉴赏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编撰体例,总结了新的经验。如绘画通史简编、画史手册、私家收藏著录的出现与画法论著的兴起,反映了元代绘画史论著述的新成就与新进展。
自唐代张彦远写成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历代名画记》以来,宋代又不断有人依其旧例,继续编写,虽名目各异,而前后踵接,绵延不断。虽资料翔实,却不便检阅。伴随元代书画鉴赏收藏的普遍,出现了多种绘画通史简编与画史手册性质的著作,其中以夏文彦《图绘宝鉴》和盛熙明《图画考》两书为代表,两书虽主要为辑录前人现成文字的性质,少有第一手资料,而且错漏颇多,但却开创了新型绘画通史的编写体例。
元代以前,绘画著录书籍多以记录宫廷收藏为对象,少有关于私人藏画之著录。及至南宋,随着士大夫们对绘画的收藏日富,鉴识日精,邓椿始于《画继》中辟“铭心绝品”一节,记述私藏名品。宋元易代,导致更多法书名画流入私家,因之元代出现了以记录私家藏画为主的著录专书。周密的《云烟过眼录》及汤允谟的《云烟过眼续录》是其代表。元以前绘画著录书中,已有偏于鉴赏者,北宋米芾《画史》已开其前,但体例不严,有如随记。到了元代,因文人士大夫中鉴藏之风日炽,故有较系统完备之鉴赏著述出现,汤□的《画鉴》体现了这一新成就。
元代画家论画多有新见,但殊少理论性较强的论画著作。流传至今的论画篇章,其特点有二:①以“家法”、“口诀”形式总结创作经验,大率用于课徒。黄公望《写山水诀》及饶自然《山水家法》足为代表。②详述画法的著作开始较多出现,似亦用于传授。在文人热衷的题材中,有李□《竹谱》及张退公《墨竹记》问世。在职业画家关心的画科与技法方面,有王绎的《写像秘诀》成书。元代的绘画史论著述,尚有许多零篇断简,片言只语,散存于画家鉴赏家的诗文集、画幅题跋与笔记杂著中。虽然其规模难与上述各种专著相比,但却往往真实地提出他们在绘画创作与欣赏中的心得体会,流露出不少真知灼见,某些重要见解、名言隽语,对后代发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薛永年)
《云烟过眼录》
中国第一部以私家藏画为主要对象的著录书籍。亦兼记载南宋宫廷收藏情况。周密撰。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先世山东济南人,流寓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曾官义乌县令。他见闻博洽,著述丰富,同时也是宋末元初著名书画收藏鉴赏家。此书完成于周密晚年,约当元贞二年(1296)。
此书在元代私家藏画风气日盛、且不乏名迹的情况 下,继南宋邓椿《画继》中“铭心绝品”之后,开创了著录私家收藏名画的新体裁。全书共记赵兰坡、张受益、司德用、庄肃、马子卿、赵孟□等43家藏品,分别标其作者、画名,并时附简明鉴别论断。某些作品且记其流 传经过,收藏印记与题跋情况。因所记若干重要作品今仍流传,故有重要的研究资料价值。至于此种著录体例的开创,对于明清两代的书画著录的盛行,有着积极影响。本书亦据身经目历记载了南宋皇室“秘阁”收藏的 部分作品,记载了这些作品的庋藏、保管、装裱情况,论及宋徽宗、高宗的用印特征,对今天的书画收藏及考证工作具有参考价值。此书经元代汤允谟整理,并续写成《云烟过眼续录》, 始为印行,故书中亦难免有传抄之误。 (薛永年)
《画继补遗》
中国元代画史著作。庄肃撰。庄肃,字幼恭,号蓼塘,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宋末为秘书小史,宋亡后隐居不仕。他收藏书画极富,是当时有名的收藏家。据其自序,此书写成于大德二年(1298),是继《画继》之后编写的南宋画家传记,分上、下2卷。上卷为帝王、贵族、官宦、僧道、文人及平民画家,下卷所载主要为宫廷画家。共得南宋画家传记84篇,涉及南宋画家90人,对个别北宋画家也略有记载。传记内容包括籍里、字号、生平、师承、专擅、画法风格、所见作品、当时影响各项,亦略有评价。
《画继补遗》的画家传记虽材料简略,但能收录为封建统治阶级所不齿的“皂隶”赵大亨,甚至记载曾在太行山“为盗”的萧照,并给以相当高的评价,值得重视。本书错漏较多,如将马远的伯父马公显误为马远之孙,把马远之兄马逵误为马远之弟,所以历来不受重视。然而,它毕竟是今存宋末元初人编写的南宋画史,书中资料不少为其后画史著者参考采录,因此仍有史料价值。
此书对马远、夏圭、李嵩、牧溪等画家,评论颇有讥贬之处,从今天看来未免失之偏颇,但在当时也反映了一部分人的看法。 (薛永年)
《画鉴》
中国元代绘画鉴赏著作。又名《古今画鉴》。汤□著。汤□,字君载,号采真子,山阳(今江苏省山阳县)人。约活动于13世纪,曾任绍兴路兰亭书院山长,播州 儒学教授。官至都护府令史。他擅长书画鉴别,也有收藏。在大都工作时,曾与鉴书博士柯九思论画,其后写成此书,成书约在1328~1348年间。因某些刻本有“勾 曲外史题”字样,故被认为曾经张雨删补。张雨,一名天雨,字伯雨,号勾曲外史,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一位博闻多识,诗、文、书、画兼善之士。
此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画鉴》,写法渊源于米 芾《画史》,但稍具条理,以时代先后为序,列吴画、晋画、六朝画、唐画、五代画、宋画、金画、外国画各节,评述所见历代画家画法风格,兼及画家略历、师承、擅长,亦时有真伪优劣之论断。下编为《画论》,一称《杂 论》,凡23条,专论鉴藏方法与得失,综括前人经验,批评鉴赏界时弊,亦反映了元人论画的一些主张。历代丛书中,或有以《画鉴》、《画论》分为二编者,实无所据。
《画鉴》作为《画史》之后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鉴赏绘画著作,总结积累了丰富的鉴识经验,对后代颇多影响。 (薛永年)
《山水家法》
中国元代山水画法论著。饶自然撰。饶自然,字太虚,号玉笥山人,江西人。以诗画名于时,画得马远笔意。此书之所以命名为《山水家法》,大约是在于使学画者不失“家数”,取法于一定“家数”而不杂。此书写成据其自序于至正庚辰(1350)。
此书一卷,附《山水画一十二忌》。其书以作者生平所见名迹,参考历代画史著作,自唐至元初,选出王维、 李思训、荆浩、王宰、关仝、董源、李成、范宽、许道宁、郭熙、燕肃、赵令穰、王诜、李唐、米芾、李公麟、马远、夏圭、高克恭、商琦等20家,论其山水画的笔意染法、渊源所自、风格特征等,皆立言精要。书后附《一十二忌》,即世传之《绘宗十二忌》。是继荆浩《笔法记》论“有形病”“无形病”之后,从布置、形象、比例、用墨、设色等许多方面论述山水画之所忌。与此书的前部分相辅相成,系从不同角度总结山水画创作与学习的经验之谈。此书除所附十二忌流传甚广外,近世殊为少见,今所见者有明代罗孔兼《古今画鉴》刊本。(薛永年)
《图绘宝鉴》
中国元代画史著作。夏文彦撰。夏文彦,字士良,号兰渚生,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先世已移居松江(今属上海市)。曾任忠翊校尉、知余姚州事等官职。富收藏,明鉴赏,亦能画。《图绘宝鉴》完成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次年刊行。
全书可分两编。上编第1卷实为叙述,编录前人著述中关于论画与鉴赏的论述,如“六法”、“三品”、 “三病”、“六要六长”、“制作楷模”、“古今优劣”、“粉本”、“赏鉴”、“装褫书画定式”等。下编第2至第5卷为上自古史传说时代起,下至元朝画家的传记。列传者约1500余名。其中,1300余人有传,近200人只列姓名。
书中宋及宋前画家传记之资料来源,以《宣和画谱》为主,并采及《图画见闻志》、《画继》、《画继补遗》、 《南渡七朝画史》与《续画记》等画史著作,刊行以来,流传甚广。元代画家近200人之传记,则来自元人诗人集、笔记与铭刻,并参以个人见闻。以元人编集元代画家史传,亦较全面。
该书搜罗广博,删节取舍前人著作,尚能不失梗概,实为中国最早的一部绘画通史简编。明清两代,迭经翻刻,影响甚大。书中列传虽多非第一手资料,但它以述为作,仍自有其不可埋没的功绩。特别可贵的是,此书还为后世保存了某些佚书的内容,以及作者个人闻见的元代画家材料,故亦有特殊的资料价值。唯本书因草率抄撮而成,缺点也很不少。举凡时代先后错乱,褒贬标准不一,观点彼此矛盾,疏于考辨,颇多错漏等,前人已多有指摘,还有待于重新勘校订正。 (薛永年)
《宣和画谱》
中国北宋徽宗宣和(1119~1125)年间由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所藏绘画作品的著录著作。宋朝自建国初期,即重视开展古书画搜访工作。徽宗时,内府收藏日趋丰富,于是将宫廷所藏的历代著名画家的作品目录编撰成《宣和画谱》,以备查考。《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是姊妹篇,作者不详,学术界有人认为作者是赵佶,也有人认为是由蔡京、米芾所编。然就书中内容和文风考察,似应是在宋徽宗的授意和参与下,由官方组织人力,集体编写而成。《宣和画谱》,20卷,成书于宣和庚子(1120)。书***收魏晋至北宋画家231人,作品总计6396 件。并按画科分为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10门。每门画科前均有短文一篇,叙述该画科的起源、发展、代表人物等,然后按时代先后排列画家小传及其作品。《宣和画谱》虽然是属于著录性质之书,但从每个画科的叙论和每位画家的评传来看,已大大超出了著录的范围,具有绘画史论的性质。因此,可以说此书不但是宋代宫廷所藏绘画品目的记录,而且还是一部传记体的绘画通史。此书是在官方主持下编写的,主张绘画的社会教育作用。书首的御制叙言明确地指出,“是则画之作也,善足以观时,恶足以戒其后”。同时也强调绘画要有艺术感染力。
书中的艺术观点及对画家的评论,与宋代画院品第标准是一致的。对于作品的要求,提倡“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笔韵高简为工”,更强调立意和格调。但书中对绘画发展的综合概括论述较为薄弱,只记录作品的题目,而不加说明,也嫌过于简略。加之鉴别去取,有时难免欠精,致使真伪相杂。虽然本书存在不少缺点,仍不失为绘画著录方面的重要典籍之一,对于研究北宋及其以前的绘画发展和作品流传,仍有着一定的史料价值。(令狐彪)
《图画见闻志》
中国北宋绘画史著作。郭若虚著。郭若虚,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生卒年不详。为宋真宗郭皇后之侄孙,曾任备库使、西京左藏库副使;并曾以贺正旦副使之职出使辽。其祖父及父亲均酷爱书画,富收藏,后因故散失,郭若虚努力设法收回10余卷名迹。他又博览群书,见闻广博,因感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以后缺乏完备的绘画史著作,乃“参诸传记,参校得失”,著成《图画见闻志》。该书继《历代名画记》后,记载了唐会昌元年(841)至北宋熙宁七年(1074)之间的绘画发展史。《图画见闻志》全书共6卷,可分为3大部分。卷一是第一部分,为《叙论》,包括《叙诸家文字》、《叙国朝求访》、《叙自古规鉴》、《叙图画名意》、《叙制作楷模》、《论衣冠异制》、《论气韵非师》、《论用笔得失》、《论曹吴体法》、《论吴生设色》、《论妇人形相》、《论收藏圣像》、《论三家山水》、《论黄徐体异》、《论画龙体法》、《论古今优劣》等16篇论述,集中反映了作者的绘画思想与艺术见解。卷二至卷四《纪艺》是第二部分,主要是唐末至宋代中期284个画家小传,记叙了画家的生平、师承、擅长、艺术思想和绘画成就等。卷五的《故事拾遗》和卷六的《近事》为第3部分。前 者采自前人著作中有关唐至五代时期画家的故事传说,后者是作者本人对当时画坛耳闻目睹的事件记录。本书较多地利用了前人的著述成果,虽未注明出处,但根据内容和有关著作核对,可知其据为参考的书有《广画新集》、《江南画录》、《江南画录拾遗》、《广梁朝画目》、《圣朝名画评》、以及唐人或唐以后的史书、笔记等。其中有些今已散佚,所以《图画见闻志》就成了研究这一时期有关绘画史的一部重要的史籍。
《图画见闻志》继承和发展了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传体和史论相结合的传统,保存了大量绘画史料,反映了唐末至北宋中期绘画的发展面貌,在中国绘画史学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但是,作者按贵贱等级为画家列传,并主张“气韵必在生知”等,在中国绘画发展中也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令狐彪)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