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
#

        我要看见——吉勒·卡隆摄影展

        作者:核实中..2025-03-21 09:33:03 来源:网络
            展览名称:我要看见——吉勒·卡隆摄影展
            展览时间:2025/03/25~2025/05/11
            展览地点:[广东]-东莞市松山湖文化艺术街区A2馆-(松山湖盒子美术馆)
            主办单位:松山湖盒子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吉勒·卡隆

          策展人:朱炯

          以“我要看见”为题,法国摄影师吉勒·卡隆摄影展2024年落地中国。“我要看见”,这是他年少时写给母亲信件中的原话,凝练了摄影师对出发、探索、见证一如既往的憧憬。

          因为要看见,1970年30岁的吉勒·卡隆在柬埔寨报道前线离奇失踪。

          1965至1970年,吉勒·卡隆以镜头定格社会日常,聚焦演艺名流,捕捉政治动态,更充满勇气地奔赴世界的各个角落,报道冲突甚至战乱:以色列六日战争、越南战争、法国五月运动、北爱尔兰骚乱、非洲比夫拉战乱……短短五年的职业生涯,吉勒·卡隆留下十余万张照片、数千个胶卷,许多影像成为历史重大事件的视觉标志。

          无论是面对冲突事件,抑或是艺术现场,吉勒·卡隆所关注和表现的始终是“人”。60年代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掀起文化的巨浪,吉勒·卡隆在巴黎这个世界的舞台,捕捉、刻画欧美文化艺术名流的时代肖像。他的影像常常穿越公共人物精致的面孔,揭示其内在的精神面貌。吉勒·卡隆的镜头不仅敏锐地洞察他人,也理性地向“摄影”本身观看。他在各种紧张或繁忙的摄影现场记录摄影师的工作状态,思辨“真相”如何被塑造出来。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吉勒·卡隆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尽管他的代表作品在法国几乎家喻户晓。本次展览精选60幅肖像为主的照片,一方面邀请观众随着卡隆饱含情感的洞悉之眼,体会“人之美”,借助他的影像,与世界共情。另一方面展览也希望向观众讲述一位年轻摄影师的故事,他短暂而精彩的人生,始终带着强烈的“看”世界的愿望——摄影,付诸一切行动去“见”——照片,无论是记录家人孩子的美好时刻还是残酷现实中的艰难时刻,从不同的角度“见”到生命的价值与力量。另外,今天在艺术场馆以艺术的方式重新凝视吉勒·卡隆的照片,意味着摄影记者的摄影史已经转变为了美术馆里的影像艺术史。处于数字时代的我们,也借由向卡隆致敬,进行一场对摄影来路的深情回望。

          我们看吉勒·卡隆所见,因为我们要看见。

          朱炯/文


          艺术家

          吉勒·卡隆

          吉勒·卡隆(Gilles Caron),1939年7月8日出生于法国塞纳河畔讷伊(Neuilly-sur-Seine),被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称为“法国的罗伯特·卡帕(French Robert Capa)”。他是现代摄影史上极其特殊的一位摄影师。尽管职业生涯短暂,但却为法国新闻摄影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1958年,吉勒·卡隆进入巴黎高等国际研究院(Ecole des Hautes Etudes Internationales)进修新闻专业,为期一年。1966年,他加入了此后声名大噪的伽玛图片社(Gamma)。从此,世界各地的重要现场皆有他报道的身影:中东、越南、乍得、北爱尔兰、比夫拉……哪里有冲突,哪里就有吉勒·卡隆的摄影。对人类尊严的持续关注让他在短短几年内就达到了一般人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直到1970年4月5日,他在柬埔寨红色高棉控制区失踪。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卡隆无数次深入极端事件的前线。但他从未停止热爱法国“新浪潮”电影和60年代以来的音乐。他时常记录戈达尔、特吕弗的电影片场,甚至担任时尚摄影师。这看似与他标志性的战地摄影格格不入,却在他的美学词汇中留下了重要的印记。在冲突事件抑或是艺术现场,他所关注和表现的始终是“人”。


          策展人

          朱炯

          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教授。从事摄影高等教育三十年。教学领域包括中外摄影史、纪实摄影、摄影写作和影像策展。

          朱炯在教学的同时长期从事摄影史、摄影评论、艺术策展和影像文化研究工作。她担任《中国当代摄影图录》学术顾问。朱炯已在中国摄影各大专业报刊、媒体上发表了百余篇文章。朱炯撰写出版《纪实摄影》教材,主编出版《被遗忘的影像记忆——袁毅平摄影》一书。

          在艺术策展方面,二十年来朱炯策划三十场摄影展览。朱炯挖掘、培养、推动青年摄影创作,在中国重要的摄影节平遥、连州、上海、大理、丽水以及艺术空间成功地策划了年轻摄影师的展览《轻与重》《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重启》《留&守》《旅程》《天真与经验之歌》《我是路人甲》《呼吸》《尼空贝尔》《风景漩涡》《芬芳一生》等;其中2015年策展作品《天真与经验之歌》荣获第六届大理国际影会“金翅鸟最佳策展人”评委会提名奖和中国摄影家协会“飞马杯”优秀策展人。2017年策展作品《别样——法国卢米埃尔电影学院作品》荣获丽水摄影节专家推荐策展人奖。朱炯在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国家级艺术场馆进行影展策展,包括2014年上海美术馆法国艺术家SAN BARTOLOME(白尚仁)的展览《夏日台球》。2016年中国美术馆策展《黑白的冥想----保罗·卡普尼格罗PAUL CAPONIGRO直接摄影展》、《光之炼金术----迪尔曼·克瑞恩TILLMAN CRANE铂金印相原作展》、2024年中国美术馆策展《国色·九歌——王昆峰影像艺术展》。朱炯专注影像历史研究与策展,2014年策展《往事散记——袁毅平摄影回顾展》(北京中国摄影展览馆)、《被遗忘的影像记忆——袁毅平摄影回顾展》(平遥摄影节)。2016年策展韩国大邱国际摄影双年展“亚洲特快单元”。2021年策展《中国摄影白皮书封面原作收藏展》(杭州映studio)。2023年联合策展《中国面孔》荣获丽水摄影节优秀展览奖。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第一届专业工作委员会委员,(2023)《地方与讲述——首届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展》联合策展人。2024年福建桂湖美术馆策展《我要看见——吉勒·卡隆摄影回顾展》(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项目)。2024年在北京798艺术区映艺术中心策展《半熟少年——贾婷摄影展》,平遥国际摄影节《她的时间——女性摄影师群展》、北京国际摄影周《元点——大画幅摄影艺术展》联合策展,沈阳1905艺术空间《十七岁我们无所顾忌——吉勒·卡隆摄影展》、2024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我要看见——吉勒·卡隆摄影展》策展。

      Processed in 0.091(s)   2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