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
#

        孙子垚:回归大地

        作者:核实中..2025-10-17 16:05:02 来源:网络

            (1/5)孙子垚:回归大地

            (2/5)孙子垚 天空 远山 车玻璃 160×240cm 纸本设色 2024年

            (3/5)孙子垚 林间 180×145cm 纸本设色 2025年

            (4/5)孙子垚 村落 31×40cm 纸本设色 2025年

            (5/5)孙子垚 我的世界 124×170cm 纸本设色 2024年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2025第十七届大艺博将于「非空间单元」特别呈献FREE计划青年艺术家孙子垚全新个展「回归大地」,通过艺术家旅居西藏时期的系列水墨创作,引领观众将感官从数字世界赎回,重新锚定于土地的厚重与温度,重新思考生命与时间的真义。


          回归大地

          文 / 周敏

          手指翻过纸质书本扇动的味道和声音,越来越被点击屏幕的丝滑无声所取代。时间在物上留下的斑痕,变作了像素质感的差异。我们的生活被像素充满,并变得越来越高清。

          韩炳哲迫切地想要亲近大地,于是,他去花园侍弄了三个春夏秋冬的花草。他将在花园的劳作所获得的身体上的感受称作“快乐的大地感”,回归大地意味着回归幸福,“花园让我回归现实,回归在温度适宜的数字世界中日益丧失的躯体。这躯体不识温度、痛楚、肉身。花园则是富于感性和物质性的地方,比屏幕更尘世化(welthaltiger)”(《大地颂歌:花园之旅》)。

          正是一种基于对大地极度的渴求,孙子垚从城市逃离,寻求向记忆深处的自然回归。当他的笔触落在画布上,描绘那一片《后山》的根系时,他调和的不仅是颜料,更是记忆中双脚踩过腐殖土时那柔软的触感,是汗水滑落脊背的咸涩,是松涛在耳畔的低语。画布上的《云海》,翻滚涌动的不只是白色与灰色,更是山巅清冷的空气灌入肺叶的凛冽,是身体与浩瀚自然相对时,那份渺小却切实存在的安宁。

          回归大地,意味着肉身和自然在物理意义上更为确定地连接。掌心触摸雪花融化的冰凉,或脚底踩碎深秋落叶发出的干脆声响。时间从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回归到生命自然的呼吸与韵律。也因此,大地的触感和记忆让孙子垚痴迷,他不仅反复在文字里提及,某个清晰的时间里出现的一朵黄色的野花、一阵风过、他曾费尽力气和同伴牵制一头牦牛。也在画里,反复闪回那些曾参与自然节奏的瞬间。

          《农场义工》里,为逃离城市生活在做义工的女孩,正弯腰撷取各色野花。跃动的线条、水洗的矿物颜料,像是像素还没有经过升级的胶片电影,和着农场将时间重新调至缓慢。他的绘画,因此不再是简单的风景再现,而是一次次身体的复健,一次次将感官从数字世界的扁平与抽象中赎回,重新锚定于土地的厚重与温度。

          孙子垚打破传统水墨对“笔墨情趣”和“留白意境”的过分依赖,转向一种更具表现力与结构感的视觉构建。《那天日落》,他用粗犷、有力、时而重复叠加的笔触,构建枝干的遒劲。墨色在他笔下不再是“焦、浓、重、淡、清”的阶梯式变化,而是呈现出一种更为混沌的层次,和源自自然观察的、极具感性力量的色彩。那可能是浸染在羊背上的一抹暖赭,可能是春日田野中抽出的一线新绿。这些色彩并非平涂,而是与水墨相互冲撞、沉淀、融合,形成一种微妙而复杂的色墨交响。

          孙子垚的艺术实践,最终指向的是一种“在地性”的美学。他的画题——《此刻》、《村落》、《后山》、《云海》——无一不是具体、微小而真切的。他描绘的不是概念中的“山水”,而是他双脚真正站立其上的那片土地,是他目光所及的风景。

          因此,观看孙子垚的画,我们获得的不仅是一帘风景,更是一份关于“如何存在”的思考。在他的画里,被数字世界稀释的“重量”、“温度”和“时间”被重新找回。

          回归大地,不是退隐,而是一种更为积极的进入。

      Processed in 0.764(s)   2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