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
#

        回旋镖:新一代青年艺术研究展

        作者:核实中..2025-10-23 09:17:15 来源:网络
            展览名称:回旋镖:新一代青年艺术研究展
            展览时间:2025/10/25~2026/01/25
            展览地点:[山西]-太原市杏花岭区府东街95号山西省当代美术馆-(山西省当代美术馆)
            主办单位:山西省当代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陈進龙、戴意翾、丁天翔、董思旸、东方旭、冯润德、高晨希、郭思妍、郭奕彤、华凌宇、李苑琛、李泳虹、梁宗耀、林奎宇、林紫颖、刘冰菲、刘汉书、凌艺烜、乔丹潼、王博、王典、王金玉、王图南、吴杨、邢星、徐勇、徐慎鸿、闫成城、杨发展、杨淼铄、杨淞然、詹雨辰、张荣森、张渊、钟琳

          策展人:王春辰

          前 言

          “回旋镖”是澳大利亚土著人的传统狩猎工具,其飞行轨迹总是以弧线的方式最终回归到原点。“出发—回归—再出发”的飞行路径隐喻着一种时间和空间上的循环性。以“回归”与“循环”为线索,我们关注到艺术创作中的重复、修正、回溯以及自我指涉。在当代艺术的与语境之中,“回旋镖”可以被解读一种创作方法论。艺术家的每一次表达都是一次出发,从艺术家出发,投掷向观众,经由观众解读、阐释之后再回归到创作者自身,甚至回馈至更广阔的文化语境。“回旋镖”式投递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其运动轨迹并非单一方向,艺术作品在艺术家和观众之间不断回旋,“出发—回归—再出发”的动态逻辑是对既有经验的重新审视,也是对未知可能的持续探索。艺术不仅是向外表达的宣言,更是内省的旅程,在循环往复之间,我们期待着未知可能性的激活。

          中央美院的青年艺术家群体创作带有强烈的实验色彩,不满足于单一的表达,不囿于固定的技术和媒介,他们反复试错、回溯再推翻既有成果,探索媒介、技术、语言以及观念的边界,他们艺术的可能性诞生于“出发—回归—再出发”之中。本次青年艺术研究展不仅是艺术展示的一个窗口,更是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以及艺术和社会连接的综合平台。青年艺术家的成长轨迹恰似一场“回旋镖”式的动态投掷,艺术在每一次“出发”中孕育而生。


          Part 1

          起源:抛出的轨迹

          回旋镖的运动轨迹起源于最初的一个抛掷动作,作为人类意识、行动最初动机和未知的因果开端。回旋镖脱手而出的瞬间,是意识与行动的原点。如果将艺术创作过程与回旋镖的运动轨迹相类比,灵感的产生便对应着这样的一个瞬间。本单元聚焦从个体的童年记忆、文化根源乃至生命本身的开端获取灵感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如同脐带,连接着艺术家最为本真的情感与感知。在这里,艺术创作回归到最为质朴的状态——一种源于生命本能的内在驱动。


          Part 2

          异化:单向的迷失

          在抛出之后,转折之前的阶段中,回旋镖在空中会经历一段看似永不回头的线性飞行,这段“迷失”的旅程,隐喻着青年一代在步入现代社会迷宫时的普遍境遇。面对高度体系化的社会结构、信息洪流与身份焦虑,个体往往感受到一种被裹挟向前的失控感。本单元的作品如同一个个冷静的诊断切片,剖析着我们在都市生活、健康迷思、社交孤独等牢笼中所经历的异化。在看似无限可能的时代,我们却总是难以找到回归的路径,精神于虚空之中漂泊。


          Part 3

          悬停:空中的凝视

          在抵达转折点的瞬间,回旋镖仿佛挣脱了地心引力,达到了短暂的瞬间静止。“悬停”是一种临界状态,它提供了深思的距离和可能性。本单元的作品共同营造了一种“滞空状态”的静止氛围,邀请观众停下脚步,与作品一同进入深度的冥想。它们关乎时间的本质、观看的权力、“天地本不全”的未完成状态以及自我在束缚中的觉醒。在此,作品以一种哲学式的方式呈现,引导我们重新审视那些习以为常的存在。


          Part 4

          回响:双向的对话

          以转折节点作为分界线,回旋镖上半程与下半程的运动轨迹形成镜像般的重叠,然而运动方向却截然相反。这样的重叠隐喻着一种文化、历史与个体之间的“双向对话”。对话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如同回旋镖般的投递与反馈,在传递中产生异变,在碰撞中反哺双方。本单元作品展现了艺术家如何主动地与传统文化、异域文明、经典文本乃至自然万物进行深度交谈,并在对话中生成新的意义。


          Part 5

          回归:开放的重构

          回旋镖在经历一个周期的运动后回归到远点,这种“回归”并非简单地回到原点,它携带着整个运动过程中所积累的能量、信息与尘埃。回旋镖的回归是一种开放的重构,本单元想要呈现的是这种螺旋式上升后,拥抱并重构未来的无限可能。艺术家们在经历了创造的冲动、社会的审视、哲学的沉思与跨时空的对话后,回归到对未来、对生态、对自我存在方式的重新想象。这里的回归是终点,更是下一个更具能量的出发的起点。


          策展人介绍

          王春辰,著名策展人、批评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院美术馆当代艺术批评与策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从事现代美术史及当代艺术理论与批评研究。2025年开办“春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

          2012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特约策展人;2013年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英国学刊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当代中国艺术杂志》副主编(2014-2019)及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中国当代艺术丛书》主编;2015年英国泰特美术馆访问研究员。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客座教授;西安美院博士生导师;四川美院、天津美院、首师大特聘教授。

          出版《1940年以来的艺术》《艺术的终结之后》《美的滥用》《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艺术史的语言》《艺术简史》《艺术史》(玛丽莲,2023,中信出版社)、《194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指南》(2023,湖北美术出版社)等译著;2009年获得“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奖(CCAA)”并出版《艺术介入社会》。2013年出版《艺术的民主》《图像的政治》《艺术是一个问题》批评文集。


          张怡飞,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CARC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小组成员,现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理论研究(西方)。


          马璐琦,策展人,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CARC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小组成员,现主要从事当代艺术批评、科技艺术研究。曾独立策划“系统已超载”、“奇点将至”展览,参与策划“智慧之眼:当代女性艺术展”、“人智时代——第三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等展览。

      Processed in 0.106(s)   2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