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
#

        《浓浓中秋意,礼赞国庆节》双节专题推广——画家李鼎元

        作者:admin2023-09-11 14:11:02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艺术简历】

          李鼎元,兰州画院高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漫画家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油画,国画和水墨漫画。水墨漫画在土尔其伊斯坦布尔十五届国际漫画展获大奖,韩国首尔苐七届国际漫展获铜奖,韩国大田苐三届国际漫展优秀奖,日本北海道国际漫展优秀奖。油画作品参加苐三届中国油画展。水墨漫画参加苐九届全国美展,国画作品曾参加国际奥委会举办的国际展览,并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展览。多次获得甘肃省政府敦煌文艺奖和省美协一等奖。

          《播》获土耳其第15届国际漫画赛金奖

          涉足漫坛 陡生新趣

          ——从李鼎元先生获国际漫赛金奖说起

          曹昌光

          佳音西来,李鼎元先生独揽土耳其第15届国际漫画赛金奖。历届金奖得主非老外莫属,这一次鼎元先生可为咱炎黄子孙大大争了口气!

          耐斯莱丁·豪狄乃13世纪土耳其的幽默大师。这位宽袍大袖、倒骑毛驴、聪明机智的超级笑星,倾倒了中西亚的老少男女。从1974年开始,士耳其以他的名字组织国际漫赛,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漫画家们。20多年来,土耳其漫赛的成功举办,赢得了较高的国际声望。

          这一届我国有6位漫画家的作品入选,收入画集,封面是鼎元先生那幅获奖的《无题》。黄土坡上,一农家女正在播种,盛籽的篮子是打开的书,撒下的种子是英文字母。作者通过这一奇巧的情节告诉大家,中国西部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寄托于文化的传播,其思想内涵应当说是深刻的。

          鼎元先生是兰州画院的画师,国画西画兼攻,也创作插图和连环画,有多样的造型手段。鼎元先生对中国美术史十分熟悉,他说清初八大山人朱耷以水墨大写意《孔雀图》,淋漓尽致地渲泄了对卖身求荣奴才的憎恶,成为传世之作。中国画大师齐白石不少作品“漫”味十足:“俨然官”、“泥半团”、通身何处无心肝的《不倒翁》,用笔简练洒脱,着色对比醒目,立意入木三分,为争食一条蚯蚓互不相让,却又“他日相呼”的两只小鸡,意趣盎然,引人以无限的遐思……从大师们的艺术创作中,鼎元先生悟出:漫画特有的构思利于强化中国画的表现力度,而中国画的笔墨又对漫画精品化大有裨益。抱着这样的艺术追求,鼎元先生这些年来涉足漫坛,苦心研习,其作品自然陡生异趣,使人耳目一新。我们常赞叹中国画的神奇绝妙,陶醉于中国气派之中。

          鼎元先生不坐而论道,将其植入漫画创作,结出硕果,在国外一鸣再鸣,鸣鸣惊人。作为一个画人,在倾慕之余,我是很惭愧的。

          韩国首尔国际漫展铜奖作品

          自有我在

          ——评李鼎元先生漫画三获洋奖

          曹昌光

          不知怎么了,兰州画院的鼎元先生吉星高照,流年大利,在国际漫画大赛中接连三次获奖:前年韩国的优秀奖,去年土耳其的大奖,今年又是韩国的铜奖。漫画圈里戏称:咱省出了个“走向世界的获奖专业户”,大家喜气洋洋,都觉得脸上有光。

          国门大开以来,参加国际性漫画展览、竞赛的日渐增多,这对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增进友好往来是一件好事。许多漫画家直着腰板,不卑不亢地走向世界漫坛,但也有极个别的不那么自重,为了几张洋钞票,其作品有意迎合洋人,甚至搞低级趣味。此外,为数不少的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在题材选择、人物造型、绘画笔法等方面,向老外靠拢,与老外“接轨”,致使许多拿到洋奖的China作品,你还以为作者是外国人哩!这一类获奖漫画要引起同胞们的艺术“共鸣”是困难的,墙外开花墙内不红,反响平平。这是一种意味深长的文化现象!

          鼎元先生的获奖作品与上面所说的那些漫画不同,它引发了我浓浓的兴趣,使我如食佳馔,如饮陈酿,在审美的愉悦中油然生出一种中国人的自豪、自尊来。

          观赏鼎元先生三幅获奖作品,其总体感受可以借用一位美学家的话来概括:我之为我,自有我在。这里的“我”,就是蕴涵在鼎元先生漫画中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说通俗点,就是中国味。

          鼎元先生拿出去的漫画,其选材无疑来自神州大地:西北黄土地上的农民(特意画为女性)对文化食粮的渴求《播》,无谓的内耗槽踏了国人多少宝贵的时光《无题》。画现代城市交通问题,鼎元先生认为西方更为严重,于是在都市以骆驼代步的先生画成老外。这与某些专为“五斗(洋)米折腰”,而不惜往自己脸上抹黑的艺术家,泾渭何等的分明!

          中国画历来讲究“意在笔先”。擅长写意的鼎元先生创作漫画,“其立意构思即在磨墨时”,以形形色色的世间万象为素材苦思苦悟,待到胸有成竹,才展纸落笔。

          鼎元先生擅长把漫画的夸张手段与中国画追求神似的特点揉合起来,他依据主题对描绘对象大胆取舍,画出人、物、事的神气、性格,收到了“一以当十是为妙”、“无笔不简,而意无穷”(黄宾虹语)的艺术效果。

          他善于运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使漫画布局虚实、疏密、聚散得当,并巧留空白,给人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回味。他笔法讲究,描皴勾点丝丝不苟;他用墨自如,五墨六彩淋漓尽致;他设色谨慎,浓淡相宜雅而不俗。

          像鼎元先生这种气派、这般档次的漫画作品,捧几个洋奖回来,那才教同胞们露脸开心哩!

          韩国大田国际漫展,优秀奖作品

          寻我“接轨”的契合点

          ——李鼎元先生国际漫画获奖作品赏析

          丹心

          现代意识和开放意识相结合的漫画艺术创作,锻造和锤炼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漫画家及其漫画作品。李鼎元先生在甘肃漫画界已有的影响,多半缘于他更主动地接近了现代意识、开放意识,更主动地把中国漫画推介到世界文化领域,寻找接轨的契合点。

          应该说,他能多次获得国际奖,绝非偶然,他恪守传统文化的那份执著,当为艺术涌泉的源头、艺术生命的根本。漫画家鲜明的创作个性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作品有着隽永、脱俗的意境,传统的水墨技法在漫画创作上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韵致;简约、宁静、哲思的形意结合,加重着他的作品的分量。《滴水扰人思》妙不可言、妙趣横生,妙就妙在形意的结合上,从构图看,滴水削去的半拉脑袋幽默得令人喷饭,再细想漫画揭示的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道理,我们的心情会骤然间沉重起来,纷繁尘世无端消耗掉的智慧和精力,让我们深感困惑和无奈,但批评的力度和效果,又令我们振奋。漫画创作形意结合准确到位,在幽默之外,会增强作品的意趣,“趣”是什么,李渔《闲情偶寄》曰:“趣者,传奇之风致。”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话说得过头。但似于现实中漫画创作流行的些做法很有干系:“今天画者,但贵其娇丽之容,是取悦于众目,不达画之理趣也。”李鼎元先生是有悟性的漫画家,他很早意识到了这点并极力摆脱“取悦于众目”的低品位的创作套路,在追求画之传奇之风致之意趣上,有了超乎寻常的作为。《播》(如图)当为代表作。空阔的背景、丰腴的土壤、突兀画面上的撒播者的形象,不正是天地人的宇宙组合,笔法凝练、寓意深刻。展开的书本和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母,是一种符号,一种象征,播撒的英文字母是种子,在世界文化的肥沃土壤中生根、成长、结出文明之果。妙在这一撒,这一撒撒出了动感和意趣,正是漫画独到、出奇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讲,漫画家就是辛勤的播种者,他是把漫画这种世界通用的会话语言的种子撒在了一个很看重文化的国度里,他的作品为土耳其艺术家接受和认可,并给他奖拔头筹的评判,无疑是公正的,应在预料之中。

          参加全国第九届美展,并获日本鄂霍斯特国际漫展优秀奖,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敦煌文艺奖

          《觅》入选巴西国际漫展

          参加日本大宫市国际漫展作品

          参加日本大宫市国际漫展作品

          以色列国际漫展,参展作品

          罗马尼亚国际漫展参展作品

          文/曹昌光

          兰州画院资深画家李鼎元先生的新作《万里转运图》(下称《转运图》),在白塔山下金城关仿古建筑群的黄河铁桥博物馆里面世了。这是一幅高1.5米、宽3.7米的大画,命题而作。描绘了1907年5月至1909年2月二十几个月内,为修建黄河铁桥转运建材构件的往事。

          光绪33年,清政府动用库银30多万两,由德国商行承建、在兰州白塔山下建起一座黄河铁桥。建桥所用的钢材、水泥、构件和机械(总重750余吨)由德国运抵天津口岸后,再由甘肃洋务总局负责转运兰州。确定的路线是天津——北京——郑州——西安——平凉——兰州,全程两千多公里。这次大转运的详尽资料和数字,黄河铁桥博物馆的展板上已有翔实的介绍。如果博物馆只满足于这一知识传递的层面,那就是见树不见林、见物不见人,见小而舍大。博物馆的策划者显然是明达睿智的,与画家达成共识:《转运图》展示给人们的不仅是艰辛而漫长的旅程,更是西部陇人那种亘古俱有的精气神。

          南齐画家谢赫将气韵生动列为中国画六法之首。气韵即神韵、本义指肖像画和故事画中人物的精神气质,后扩展到花鸟、山水等题材的绘画中,成为对画作艺术性考量评价的首要标准。对观赏者来说,打动甚至震撼自己,引起心灵共鸣的作品,一定是为之倾心的艺术精品。这种激发灵魂共鸣的撼力,就是洋溢于满纸丹青的气韵。

          《转运图》颇具匠心,通过从天津港繁忙的装卸,华北大平原上满载的列车,阴雨泥宁豫陕道上艰难前行的人力兽力车队,层层递进,将大转运的重头戏推向了画幅的最显眼处:这是自西安至兰州的六盘山区,坡道崎岖,大雪飘乱、驷马赳赳,肩夫咻咻,高车重载,咫尺千钧。画家运足笔气、墨气、色气,营造气势、气度、气机,总揽浩然大气于画幅,生生不穷,风动云涌。那股陇人特有的气质和神韵油然而生,感染着画卷前久立的每一位读者。

          陇人特有的神韵和气质,不就是近年来人们探寻的甘肃精神吗?是“河西出将”?难道陇上只是草莽武夫、马背英雄;是“人一之十之,我十之百之”?似乎陇人自古以来就胸无点墨,只一身蛮力。是啊!从何时起,甘陇就“苦甲天下”但是,不还有一条汉张骞开通的丝绸之路贯通全境吗,更何况古成纪还是羲皇故里,作为文明象征的伏羲八卦就从陇上始画。“文革”期间,有人贬斥咱陇人就会外出讨要:这些年又传言说甘肃人“长处是老实,短处是太老实”。这些似是而非的议论,如果漫步兰州黄河铁桥,参观以铁桥为主题的博物馆,我们就会觉得它的偏颇。

          《转运图》涌动的气韵所传达给人们的,除了陇人特别能吃苦的坚毅,这一方面已经在不少画作中得到过多的表现。此外,还第一次形象地展现了地处西部的陇人豁达开放的精神风貌。有左宗棠、升允、彭英甲这样的决策者主持者,有一大批铁桥的转运者修建者,如果他们没有借助外力、引进技术的胆识,要成就这件越洋涉外、前所未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就很难想象。

          所以,我们说《转运图》在表现陇人坚毅克难传统主题画卷中,选取百年前清政府崩溃时一项洋务工程作为创作素材,实属少见。但正是选材扩展的这一角度,以及画家成功的艺术再现,使甘肃精神得到了比较完整的诠释。这一点,是笔者特别欣赏这幅画作的主要缘由。

          处理这样宏大而又新颖的题材是有难度的。画家借用人物画,史迹画,山水画等中国画的范式,紧紧把握陇人坚毅克难、视野开阔的精神风貌,处理历史资料,选取最适宜的情节和最典型的形象,描述历史,塑造人物。

          李鼎元先生油画作品

          《黄土高坡农贸市场》

          《西部早春》

          《新彊巴扎》

          《西部在建设》

          《金城关——兰州的回忆》

          《家乡的记忆》

          《黄河边的儿女们》

          《黄土高原》

          《藏寨》

          《途中的母女》

          《藏女与马》

          《藏族汉子》

          《老阿妈》

          《女青年》

          《黄河筏工》

          和著名漫画家丁聪一起

          和常书鸿一起

          与油画家白敬周合影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88(s)   1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