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博物院“河澄皎月”院藏古代铜镜展16日开幕,86件不同历史时期的铜镜首次公开亮相。
铜镜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生活用品,别称为“鉴”,冶金术发明后,被古人沿用约3800年时间。在春秋战国以前,铜镜仅供王公贵族使用,后渐入民间,至清代玻璃镜普及,铜镜成为赏玩藏品。
记者在展厅现场看到,86件铜镜的铸造年代跨越汉、隋唐五代、宋等各个时期。其正面平滑光泽,供人映照;背面除铭文外,还有花鸟、动物、神话故事等精美纹饰,表现当时的审美情趣。
从铜镜的流行程度、铸造技术、艺术成就等方面来看,中国历史上的战国、两汉、唐代属于其发展高峰期。
此次展出的9件汉代铜镜吸引了不少民众围聚观赏。汉镜纹饰铸造多采用高浮雕手法,突出立体感,由青龙、白虎、朱雀等瑞兽造型搭配祈福、相思等内容的铭文,别有情趣;唐代铜镜则表现出浓郁的“盛唐气象”,由于采取合金工艺,映照出的影像也愈加清晰。
据沈阳故宫专家介绍,铜镜源于新石器时代的齐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的金属器物。当时的古人或随身携带,或陈设在室内的镜架、镜台上,每个铜镜的背面大多有一个纽扣,用来穿绳系带,以方便抓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