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少儿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韩志冰官方网站
#
#
少儿艺术网
才艺培养
素质教育
行为习惯
性格心理
智力开发
运动游戏
听说读写
家庭教育
名人故事
民间传说
历史故事
神话故事
寓言故事
童话故事
成语故事
艺术课堂
首页
|
儿童故事
|
少儿教育
|
健康中心
|
童画秀场
|
艺术常识
|
网上课堂
|
名作欣赏
业界新闻
•
美术展讯
•
名家推荐
•
最新专题
•
名人访谈
•
艺术评论
名人故事
•
民间传说
•
历史故事
•
神话故事
•
寓言故事
•
童话故事
•
成语故事
才艺培养
•
素质教育
•
行为习惯
•
性格心理
•
智力开发
•
运动游戏
•
听说读写
•
家庭教育
常见疾病
•
护理保健
中国风
•
水彩画
•
油棒画
•
版画
•
科幻画
•
装饰
•
线条
•
素描
•
速写
•
漫画
•
专场
美术理论
•
艺术技法
•
艺术知识
•
美术史论
艺术赏析
•
网上课堂
•
少儿美术
•
动画片
艺术素材
•
国画
•
油画
•
书法
•
版画
•
素描
•
水彩
•
水粉
•
硬笔
•
印鉴
[01月24日]
中国拍卖重点推荐极具收藏价值书画名家——刘旺金作品展
[01月24日]
兼具个人成长、科技新知、文学艺术,这份华为阅读新春书单请查收
[01月24日]
纪录片《笔墨究心》今日上映 一代艺术泰斗傅申先生的传奇
美术理论
清代书论·佚名·书法秘诀
凡欲学书之人,工夫分作三段,初要专一,次要广大,三要脱化,每段三五年火候方足。初取古人之大家,一人以为宗主。门庭一立,脚根牢把,朝夕沉酣其中,务使笔笔相似,使人望之便知是此种法嫡,纵有谏我、谤我,我不为之稍动,常有一笔一画数十日不能合辙者,此际如触墙壁,全无入路。他人到此,每每退步、灰心。我于此心愈坚,志愈猛,功愈勤,一往直前,久之则有少分相应,初段之难如此。此后方做中段工夫,取魏晋唐宋元明数十大家,逐字临摹数十日,当其临时,诸家形模,时时引入吾胸,又须步步回头顾祖,将诸家之长默识归源,庶几不为所诱,工夫到此,悠忽五六年矣。至末段则无他法,只是守定一家,以为宗主,又时出入各家,无古无...
[详细+]
2010/05/18 15:00:47
来源:
网络
编辑:
少儿艺术网
清代书论·刘熙载·书概
圣人作《易》,立篆以尽。意,先天,书之本也:篆,后天,书之用也。 书之有隶生于篆,如音之有微生于宫。故篆取力气长,隶取势险节短,盖运笔与奋笔之辩也。 正书居静以洽动,草书居动以洽静。 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大凡沈著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 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中丘壑未易尽言。 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 书家一尚熟,而熟有精粗深浅之别,楷能用生为熟。熟乃可贵自世之轻俗滑易当之,而真熟亡矣。 篆尚婉而通,南帖似之...
[详细+]
2010/05/18 15:00:28
来源:
网络
编辑:
少儿艺术网
中国书法理论选1
[秦·李斯·用笔法] 夫用笔之法,先急回,回疾下;如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送脚,若游鱼得水;舞笔,如景山兴云。或卷或舒、乍轻乍重,善深思之,理当自见矣。
[详细+]
2010/05/18 15:00:09
来源:
网络
编辑:
少儿艺术网
中国书法理论选2
[唐·张怀瓘·书断] 书断列传第一: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汲冢书、李斯、萧何、蔡邕、崔援、张芝、张昶、刘德升、师且官、梁鹄、左伯、胡昭、钟繇、钟会、韦诞。 古文:按古文者,黄帝史仓颉所造也。颉首有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孝经》、《援神契》云:奎主文章,仓颉仿象是也。 大篆:按大篆者,周宣王太史史籀所作也。或曰柱下史始变古文,或同或异,谓之为篆,篆者传也,体其物理,施之无穷。甄鄷定六书,三曰篆书。《八体书法》一曰:大篆。又...
[详细+]
2010/05/18 14:59:51
来源:
网络
编辑:
少儿艺术网
扇面书法创作要点
扇子历史悠久,扇面书法文化底蕴丰富。在古代扇子是文人传播、交流书艺的绝佳方式之一,古时文人相聚、互馈题扇一柄,既切磋了书艺,又增进了友谊。古代文人创作的书法扇面作品文化含量高,内容诗文居多,它同时是文人间珍藏友谊、记录交往的物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扇面的形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折扇,一种是异形扇,主要有折扇、羽毛扇、团扇、障扇等。折扇上宽下窄,中有折痕,因此书写时要归行,顺着折痕的行路来写。异形扇面书写时要随行就势,根据扇面外形来书写的块面形状。可以在扇面中间的正方形、长方形来安排书写。扇面尺幅不宜过大,折扇大者不过2平尺小者在1平尺左右(以扇子两顶角之距离计算其宽度)。其他扇面...
[详细+]
2010/04/18 15:07:46
来源:
网络
编辑:
少儿艺术网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此帖(官奴帖)在《淳熙秘阁续刻》,米元章所谓绝似《兰亭叙》。昔年见之南都,曾记其笔法于米帖,曰:“字字骞翥,势奇而反正,藏锋裹铁,遒劲萧远,庶几为之传神。”今为吴太学用卿所藏。顷于吴门出余,快余二十馀年积想,遂临此本云:抑余二十馀年时书此帖,兹对真迹,豁然有会,盖渐修顿证,非一朝夕。假令当时力能致之,不经苦心悬念,未必契真。怀素有言:“豁焉心胸,顿释凝滞。”今日之谓也。时戌申十月有三日,舟行朱泾道中,日书《兰亭》及此帖一过,以《官奴》笔意书《禊帖》,尤为得门而人。 吾书无所不临仿,最得意在小楷书,而懒于拈笔。但以行草行...
[详细+]
2010/04/18 15:06:56
来源:
网络
编辑:
少儿艺术网
书法术语屋漏痕、折钗股、画沙印泥的解释
屋漏痕,形容用笔的方法。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屋漏痕者,屋上天光透漏处、仰视则方、圆、斜、正,形象皎然,比喻点画明净,无连绵牵制之状也。《书法三味》说:屋漏痕者不见起至之迹也。沈尹默先生也说:颜清臣则以屋漏痕比喻中锋。雨水渗入壁间,凝聚成滴,才能徐徐留下来,其流动不是径直落下,必微微左右动荡着垂直流下,留其痕于壁上,始得圆而成画,放纵意多,收敛意少。 沈尹默先生的解释非常明确。以屋漏痕来比喻中锋,是针对写竖画而言的,要求行笔时并不能一泻直下,手腕需时左时右,顿挫行笔,如屋漏蜿蜒下注,则笔画圆活生动。这就是说,写竖画时若上下一等,笔即直过,像一根木柱,必然匠气,不生动。所以,我们书写...
[详细+]
2010/04/18 15:05:39
来源:
网络
编辑:
少儿艺术网
黄山谷论书
《兰亭叙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摹写或失之肥瘦,亦自成研,要各存之以心会其妙处尔。---《跋兰亭》 《兰亭》虽是真行书之宗,然不必一笔一画以为准,譬如周公、孔子,不能无小过,过而不害其聪明睿圣,所以为圣人。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处而学之,故蔽于一曲,今世学《兰亭》者多此也。鲁之闭门者曰:“吾将以吾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可以学书矣。---《跋兰亭》 余在黔南末甚觉书字绵弱,及移戎州,见旧书多可憎,大概十字中有三四差可耳。今方悟古人“沉著痛快”之语,但难为知音尔。李翘叟出褚...
[详细+]
2010/04/18 15:04:50
来源:
网络
编辑:
少儿艺术网
苏东坡论书
一、创作论 书唐氏六家书后 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并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覆不已,乃识其奇趣。今法帖中有云“不具释智永白”者,误收在逸少部中,然亦非禅师书也。云“谨此代申”,此乃唐未五代流俗之语耳,而书亦不工。 欧阳率更书,妍紧拔群,尤工于小揩,高丽遣使购其书,高祖叹曰:“彼观其书,以为魁梧奇伟人也。”此非知书者。凡书象其为人。率更貌寒寝,敏语绝人,今观其书,劲险刻厉,正称其貌耳。 褚河南书,清远萧散,微...
[详细+]
2010/04/18 15:04:04
来源:
网络
编辑:
少儿艺术网
米芾论书
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何等语?或遣辞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故吾所论要在入人,不为溢辞。 吾书小字行书,有如大字。唯家藏真迹跋尾,间或有之,不以与求书者。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 江南吴皖、登州王子韶大隶题榜古意盎然,我儿尹仁大隶题榜与之等。又幼儿尹知代我名书碑及手大字更无辨。门下许侍郎尤爱其小楷,云:“每小简可使令嗣书。”谓尹知也。 老杜作《薛程慧普...
[详细+]
2010/04/18 15:03:17
来源:
网络
编辑:
少儿艺术网
上一页
1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美术理论
/导航
全部
国画
油画
书法
工艺
摄影
篆刻
鉴赏
收藏
版画
紫砂
民间
雕塑
亲子相册
汲晗铭
年龄:
9
家乡:
山东菏泽
小涵涵
年龄:
3岁
家乡:
深圳
嘉多宝
年龄:
2岁
家乡:
南京
名家推荐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才艺培养
三首才流传开的2008童谣
孩子从小涂鸦好处多
五岁前学双语易患口吃
不要埋没了孩子的“天资”
什么是宝宝成长"最佳期"
宝宝说话需掌握的技能
让孩子有悦耳动听的嗓音
能否成琴童家长因素有一半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少儿艺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SEYSW.CN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