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
#

        新中国河南美术的第一次高光时刻

        作者:陈滔2024-11-18 08:52:00 来源:大河美术报

            (1/5)谢瑞阶 《黄河第一座单跨桥》

            (2/5)陈良才 《黄河两岸金稻香》

            (3/5)李剑晨 《钢都一角》

            (4/5)马基光 《喜悦》

            (5/5)贺志伊 《万山深处水运忙》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2023年11月,第十届“中原美术”论坛于郑州大学美术学院举行。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以“再造中原美术的高光时刻——中原美学与中原美术”为题作了报告。他明确提出“中原美学”的核心概念为“美在道情”,即“道静为真,道动为善,道情为美”,并指出应以诗性的思维来感悟道之所在。通过列举谢瑞阶、李伯安等在中国画坛上构筑力量的中原画家,他提出,当下河南美术界应从自在时刻走向自觉时刻,构建有力量的新文明。

          不禁令人想起1965年的第四届全国美展。那是新中国河南美术的第一次高光时刻。

          1965年举办的第四届全国美展,是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期间,最为重要和全面的一次全国美展。展出的2818件作品,从质量上基本代表了当时全国美术界的最高水准,从数量上也能看出全国美术界从上到下的重视程度。

          在《1965年第四届全国美展——中南区五省参展画家目录》这份珍贵的资料目录上,可以看到参展画家中有来自广东省的关山月、黎雄才、陈金章、梁世雄、杨之光、林墉,有广西的刘宇一先生,有享有“湖北三老”之誉的张振铎、王霞宙、张肇铭。这些享誉全国的艺术家的作品悉数参展。

          1965年的第四届全国美展共分六大区分别进京展览。华东区已知的参展画家,有李剑晨、傅抱石、钱松嵒、肖峰、华山川、顾生岳、方增先、李延生、宋文治等著名画家。华北区有卢沉的国画《机车大夫》、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等作品参展。

          具体到河南,参展画家真可谓老中青俱全,阵容强大且精彩纷呈。参展的35位美术家,共有40多幅作品入选(其中中国画24幅)。其中有谢瑞阶、贺志伊、马基光、林国选、周中孚等诸位老画家及美术教育家。他们可谓是新中国河南美术事业的奠基人。

          谢瑞阶先生创作的黄河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画里程碑式的作品。第四届全国美展上,他有《黄河第一座单跨桥》等两幅中国画作品入展。贺志伊先生在新中国初期作为西安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曾与赵望云等一起为长安画派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在新中国成立15周年时,代表河南艺术家登上天安门城楼,出席国庆大典。第四届全国美展上,他创作的山水画作品《万山深处水运忙》入选,并发表在当年的第九期《人民画报》上。马基光先生曾任河南省文联第一任美术组组长。早在1937年,他的木刻作品《打回老家去》就曾引起中国美术界的关注。第四届全国美展中,他创作的两幅人物画《喜悦》《向老艺人求教》入展。林国选先生的花卉画《红五月》入选展览。此前,林老先生的作品《和平万岁》,参加了1949年7月献礼新中国的第一届全国美展。周中孚先生创作的160米巨幅国画《黄河万里图》,在中国美术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期,作品曾先后在中国美术馆、河南博物院展出,轰动全国。他的山水画《塬上秋收》也入选了第四届全国美展。

          参展的河南中青年画家中,中国画部分有史正学先生的两幅人物国画。史正学在广州美院学习前,曾在1956年获得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可谓“人未出道即巅峰”。吴懋祥先生当年更是有四幅中国画作品同时入选展览。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原教授陈良才创作的巨幅作品《黄河两

          岸金稻香》也入选展览(谢瑞阶先生对从美院毕业来河南不久的陈良才创作的作品颇为赞赏,欣然为作品补画“黄河两岸”背景)。和陈良才一起从湖北美术学院分配到河南的两位老同学罗镜泉、曹天舒两位先生,也分别有人物画作品入选。那年,几位先生的年龄都在30岁左右,可谓风华正茂。

          年画部分,参展作品有王威先生的《给军属拜年》,王儒伯、朱馨欣夫妇共同创作的《人民公社万年青》,邱光正与张琳的《做群众的知心人》等。以上五位先生均毕业于当年的浙江美术学院,任教于如今的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此外,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王今栋先生也有作品《葫芦兵》入选展览。

          邱光正先生曾代表河南参加第二届、第四届全国美展。1978年,他与夫人张琳以及王儒伯、朱馨欣夫妇共同编著的《水粉画教材》被中央工艺美院等多所全国著名美术院校选用。由此可见,他们四位先生的艺术水准在全国美术教育界都是标杆。

          谢瑞阶、马基光、贺志伊、林国选等前辈是新中国河南高等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他们带领史正学、吴懋祥、陈良才等一批中青年画家共同组成了当时河南美术界的强大阵容。河南美术事业能有今天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巨大贡献。

          谢瑞阶、马基光、贺志伊、陈良才、罗镜泉等,在作品入展第四届全国美展后不久,还参与了人民大会堂河南厅的设计创作,创作地点在河南省中州宾馆,历时半年之久,可以说代表了当时河南美术的最强阵容。

          这批美术家当中,约有14位(占全部参展画家的四成)先后任教于现在的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河大美院,被誉为“中原高等美术教育的主脉和工作母机”,无疑为河南乃至全国培养了一大批至今仍活跃于当今画坛的中坚力量。

          1965年,第四届全国美展被业内很多专业人士及美术爱好者认为是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美术的第一次高光时刻。河南参展的35位老中青画家的作品质量,丝毫不逊于广东、湖北、浙江、江苏等美术强省。

          谢瑞阶、贺志伊、马基光等老一代艺术家,以及一批毕业于全国著名美术院校的中青年画家,得到了国家和业界的一致认可。为更好地弘扬“中原画风”,笔者认为,亟须对河南近现代老中青年美术创作者及美术教育家的艺术成就,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整理和研究。

          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举办,这是改革开放后对中国美术界整体水平的又一次全面检阅。河南省美术界一举入选了80件作品,共有14件作品荣获优秀奖。其中包含陈天然先生的版画作品,马国强、谢冰毅、李国庆、张卫和等四位先生的中国画作品,以及曹新林、王宏剑先生的油画作品。更为可贵的是,曹新林先生创作的《粉笔生涯》和王宏剑创作的《奠基者》两幅油画作品获得银奖,谢冰毅的国画作品《黄河之秋》获得铜奖,马国强一人入选三件作品,成为个人入选数量之最。

          而河南美术界包括谢瑞阶先生在内的绝大多数的老一辈艺术家,都没有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上投稿。他们主动将参展的机会让与省内年轻画家,无形中为后来的参展者提供了在全国美术界崭露头角的机会。这也使得河南涌现了一批至今活跃于画坛的实力派画家,很快便迎来了新中国河南美术的第二次高光时刻。  (作者系职业撰稿人)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06(s)   1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