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
#

        山雨松阳 —— 我的写生感悟

        作者:张建华 2024-12-20 09:16:36 来源:网络

          《松阳陈家铺》45cm×68 cm

          已经不是第一次去过松阳写生了。这个被《国家地理》杂志誉为江南最后秘境的地方,吸引着无数的游人来此寻觅打卡。这里有着许多500、600多年历史的古老民宅村庄:杨家堂村,陈家铺村,松庄村,平田村,酉田村,石仓古民居等。他们差不多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大多建在山高林密且海拔都在700一800米高的悬崖之上,山涧瀑布轰鸣,山下溪水潺潺绕村而行,两岸筑房而居,四面青山环抱。溪上连接两岸人家的是不同年代建造的各具特色拱桥或石板桥,年代久远,别具风貌。松阳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不同的风情,吸引着无数的四方游客。

          来这些村庄打卡的除了游客就剩下我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写生的画家了。我来这些地方写生最初都是依靠搞摄影的朋友们推介,他们游历四方,许多各地的美景都是他们率先捕捉发现,不过,他们大多会在晨曦朦胧或夕阳西下之时才会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不像我们这些画写生的,一天到晚,不管风吹日晒雨淋,都要坚持到天至傍晚才肯收手。

          江南多雨季,松阳尤其甚,五月的松阳,忽晴忽雨,刚才还骄阳似火,烤得人都睁不开眼,忽然间行驶中的汽车就响起了雨刮器左右摆动的声音,遥想中的松阳雨难道真又到了。好在小雨时断时续,到了地头,找好一棵大树,背靠山脚,支起画架,开始工作。根据经验,户外写生找棵大树下写生最为稳妥,既遮阳又挡雨还能避风。画才画了一半,山风里裹挟着细雨开始迎风吹来,雨水逐渐淋湿了衣服,淋湿了画纸,画面也开始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线和墨逐渐交融,分不清彼此,水墨中形成了无数斑驳的白色水渍,使得画面产生了不少意外的效果,让人惊奇,这在平时画室里画画是难以想象的。雨还在下,本以为只是打个卡,不想一下就是一整天。脚下湿地面积越来越大,能够存身落脚的地方越来越小,脚下的水开始汇集,流动。幸好,一张画已基本上差不多了,换个角度,找个避风雨的地方好好再画一张,一天的任务不能因此改变。随行的几位画家的鞋子早已淋湿,只得买双拖鞋坚持写生了一整天,让人由生敬意。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山雨虽不大,但威力不小,很快就由涓涓细流汇集成滔滔河水,无数条大小瀑布、溪流开始形成,啸聚山林,震耳欲聋,瀑布,溪流顺着村庄小河穿流而过,流向另一个瀑布,整个山谷轰鸣之声,不绝于耳。雨水过处,云气开始升腾,远山不觅踪影,近山忽隐忽现。

          雨后松阳山谷,豁然开朗,青山如洗,翠绿分明,分外妖娆,鸟雀齐鸣,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生机盎然,不断升腾的云气忽聚忽散,忽开忽合,不断翻腾,山峦起伏,忽远忽近,忽明忽暗,眼中的景物在不断地变幻,崖上人家瞬间幻化成云中仙境,千姿万态,又似海市蜃楼,蔚为壮观。远看,穿着各色服饰的红男绿女游客如行云驾雾般行走于空中,恍若梦境,唐装,汉服,现代风混搭其中,人流如织,山峦,房舍,游人交相辉映,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亦真亦幻,形成了山间特有的风景奇观。松阳写生几日,几乎每天都能遇上这样的山雨,虽然给外出写生平添一些不便,也增添了一些别样的风情和意趣。

          每次相遇都是一份缘,每次相聚都是一份欢乐,每一次离别都是为了再聚首,就像这山中的雨,总是不期而遇,聚散无常。这次由李可染画院陕西分院组织的写生活动,聚集了全国各地十余位画家参与,其中就有四位美女画家,这在我历次参与的写生团中比较少见,女人多了,叽叽喳喳,嘻嘻哈哈,整天笑声不断,倒也轻松愉快,减轻了不少写生途中的劳顿和疲乏之苦,画起画来也倍感放松自在。

          每次写生活动都有各地不同的朋友参与进来,有熟悉的有陌生的,新朋老友相聚几日,一起写生,一起外出,朝夕相处,把酒言欢,就都成老朋友了,离别之时就显得难舍难分。有相聚就有离别,短暂的写生活动很快就要结束了,送行的车已经启动,窗外的雨依然淅淅沥沥,已分不清送行朋友们的脸,只有手中的伞在不停地摆动,雨水模糊了视线……该是说再见的时候了,这次再见的是松阳还有松阳的雨。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79(s)   1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