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离滂沱(纸本水墨) 138×70厘米×6 2021年 王绍强
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追求是什么?中国延绵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所积累的智慧究竟能为当下中国艺术的发展带来何种启发?在这样的追问下,精神性的追求越来越被看重,为“东方精神”而不仅仅是“东方符号”探索恰当的表达载体,已经成为当下一些当代艺术家实践的方向。
当代艺术家的创作面貌可代入两个分类中理解:一类是面对本体,更倾向于感性地表达;一类是面对问题,就如徐冰先生所说:“你生活在哪,就面对哪的问题,有问题就有艺术。”王绍强属于面对问题的这一类,他在定位艺术身份时,首先把自己放到一个“观察者”的位置上,观察的重要性在于,它能让人获得当前最客观的信息,及时质疑和修正从前固有的“常识”。虽然同样以水墨媒材作为艺术创作的载体,但是由于生活情境的差异,当代艺术家无法与古代文人画家共享同样的视野,他熟知新媒体时代所面临的图像世界与文人画时代思维方式之间巨大的差异。如果从接受的角度来观察山水画,它能轻易感动哪怕不懂笔墨的人,但是在现代城市生活中,这种共情的基础正在逐渐削弱。情怀的触动与记忆有关,入夜草丛里鸣叫的蛐蛐、清晨环绕着山峰的薄雾、冬季凝结在草叶上的霜花,对一个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化城市里长大的“00后”而言,并不一定能成为触动记忆的阀门,反倒是《熊出没》的主题曲可能来得更有感触。这是传统山水画在当下面临的境遇,如何跨越古今,乃至东方与西方,打破传统题材和形式的桎梏,寻找一种当下新的水墨抽象方式,是王绍强致力解决的问题。
王绍强1970年出生于广东汕头。在海边长大的他对沙滩、海浪与山川有着强烈的热爱。成长环境赋予了他东方哲学思想的底色,求学历程又给予了他西方艺术的营养,所以他的作品就有了对当下生态的观察、对西方艺术的理解,进而从观念到形式以及方法论上对传统文脉进行探索与转换。如王绍强早期的《地数》《浮于积石》《通谷经川》《观象》《澄目》《寻壑》《结庐》等系列作品,以现代视角融合中西抽象艺术,在传统山水与现代表达中游走,展现自然与技术的对话,以及个体与集体的交融。
当代艺术的妙处在于可以用多重身份和视角去研究世界,再以艺术家的身份和视角去阐释生成,这种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王绍强找到的方式就是山水地图。作为一位颇有心得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他拥有很好的全局观。设计和管理同样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思维之上的学科,遵循一套“观察—推理—假设—验证”的逻辑,不仅都需要对所达成的目标有清晰的蓝图,更需要为了实现最终的蓝图而合理地排布每个生产创造的环节,使之有条不紊地合力实现最终愿景。基于对中西方艺术发展的理解、对当下艺术生态的观察,用今天的知识结构重新认识和选择传统文化资源,王绍强推演出一套自己的创作方法论:他循着抽象形态这个古今中西共通的元素,回溯到中华文明最初的几何图像系统“河图、洛书”,进而将“地图”的概念引入传统山水。
在创作手法上,王绍强规划出一整套非常有智慧的程序。他想做研究,又想做管理,还要做创作,所以他需要找到“七寸”的位置,在最有效的节点发力,找到让零碎的时间变得能够延续的方式。王绍强的解决方案是调动自然节律,让时间帮他做功课——每天上班之前,他将墨喷到纸上,剩下的就交给这一天的时间,下班时早晨的墨迹已干,他再根据已经形成的痕迹继续上墨,如此反复。他其实是设计了一个时间的“阀门”,这个“阀门”能驱动空气、水分、纸张的纤维共同变化,这些物质依照自身的物理特性演进,水会干、渣滓会沉下去,宣纸的吸附力和分布在其中不规则的纤维自然会生产不同的痕迹,他有效地将自己的创作与自然规律融合在一起,当画面上积淀了足够的时间,从而散发出的这种“淡定”是非常珍贵而富于感染力的。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从容地调动时间、阳光、空气去创作,是一件多么诗意的事情!
可以说,王绍强的创作能够归属于尹吉男先生提出的“后山水图像”范畴,他不沿袭传统文人的价值,又解构了笔墨,古典山水形象作为资源被纳入他的创作中。但同时他也扩展了“后山水”的表达范式,王绍强山水地图式的作品中,有文人画的迁移想象,也带着自然地理的记录性,作为“图”和“地”的山石和坐标网络,在视觉形式上也给山水意象带来了更加宏阔的视觉空间——坐标网络的存在让人联想起俯瞰的卫星地图,那些或像太湖石、或像山峦瀑布的抽象形态跃跃欲试,仿佛要挣脱立面地观看,将视角拉伸到万里高空。这种视觉经验对现代观众而言并不陌生,几乎每个使用电子地图的人都能快速在脑海里建立起卫星地图俯瞰的空间模型,他们能轻易在山川之间的透视形态与高空俯瞰的宏观视角切换自如。从王绍强的《后山造》《观象》等作品中,能看到其创造的这种古今交融、脱胎于古代视觉符号又亲近现代视觉经验的图像。
如果全球化是将所有地域差异性裹覆起来的海水,王绍强则以古老的河图、洛书为锚,将自己那一艘航行在水面的船,定位在东方精神的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