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从古至今,世代传承不绝,长盛不衰。节日围绕着团圆祈福和庆祝丰收等各种年俗活动而展开,人们在浓浓的年味中,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年画、农民画最擅长表现春节期间的各种年俗活动。这些画出自乡村学校美术教师或文化馆群文干部等人之手,他们都是年俗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有切身体会,能在画里真切表达。欣赏他们的作品,可以感受画里浓浓的年味。
年俗,首先是一年一度的生肖。今年是乙巳蛇年,金蛇欢舞,万象更新。张力的《灵蛇献瑞童嬉乐》以蛇年新春为主题,运用多种民间艺术元素,塑造了六条灵动穿梭的蛇,寓意六六大顺,新年诸事顺遂。蛇身绘蝙蝠、葫芦、石榴等图案,象征福运、福禄与多子多福。画上下两端画有两组欢乐孩童,有的燃放鞭炮,有的翩然起舞,有的欣然奏乐,将孩童嬉闹巧妙融入生肖民俗中,烘托了蛇年迎春吉祥、活泼、喜庆、红火的氛围。
高文亮的《瑞雪喜迎春》则展现出雪后乡村春节热闹的壮观景象。白雪映衬着农贸市集繁忙情景,人们采购各种年货,民间花会更是活跃,锣鼓喧天,金龙飞舞,孩童们堆雪人、滑雪橇,欢天喜地。村舍里乡亲们忙着贴门神、对联、福字,喜气洋洋迎新年。真是瑞雪兆丰年、生机盎然的新农村。
小康农家成网红,为了更美好的生活,他们更加努力。各种农副产品丰收了,为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求,直播带货应运而生。这折射出中国式现代化在乡村的步履进程。甘勋优、甘继坚的《农家产品直播忙》画出了这一实况,生动地刻画了直播现场的各种形象。货真价实,宣传不虚,顾客盈门,好一个网红农家。
“阿诗玛故乡”云南石林彝族画家金牛的作品《丰年》描绘了彝乡人民载歌载舞庆丰收,以及彝族撒尼人劳动的场景,呈现出热火朝天的热烈景象。在乡村振兴的惠民政策下,人民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幸福无比。看,小伙子们跳起欢快的大三弦,姑娘们弹起了心爱的月琴,大家唱起欢乐的彝家酒歌,深情地感谢党的英明决策,欢庆丰年。
在春节的年俗活动中,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余红梅的《非遗传承》画的是浙江省衢州市余东村织布项目传承的情形。她是余东村人,该村是一个以手工艺立村的工匠村。春节期间,农民丰富多彩的织布活动让游客充分体会非遗的意义,感受老祖宗传下的精湛手艺。
江南网船会,是流行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每年清明、中秋、除夕举行三期庙会,江浙沪及本地从事渔业、农业、运输业的船民,驾船汇聚于秀洲莲泗荡,开展祭祀、会亲、娱乐、商品交易等活动,成为江南独特的水上庙会和“渔民狂欢节”,冯云青的作品《江南水乡
网船胜会》画出网船会的盛况,让人们在春节欣赏这别具一格的特殊年味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