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在宁夏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马振仁看来,身份升级不仅是对他传承、发展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认可,更是对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法的肯定。
马振仁高中毕业后开始接触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跟随师傅系统学习了“方五斜七”“周三径一”等传统制作方法,全面掌握了木作、土作、砖瓦作等传统营造技艺。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并非坦途。老匠人相继离世,好多技法差点失传。为此,马振仁白天走村串户收集老建筑构件,晚上研究古籍图纸,甚至自掏腰包建立档案库,让濒临消亡的窑洞、老院子以影像、模型等形式留存。他认为,复刻传统建筑不仅能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了古建筑之美,也能吸引更多人关注、学习和研究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把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好好传下去,这是每一代手艺人共同的念想。“传统建筑营造从表面看来只是盖了一栋房子,实际背后有很深的理论支撑”,只有带着徒弟们去落实好传统建筑营造的每一步,才能把手艺真正传承下去。据悉,马振仁已带着徒弟积累了十二大类共1000余件展品,建成传统建筑技艺陈列室、大原古建帮扶就业工坊等传承基地。
“固原传统建筑本身就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当地传统习俗、思想观念总在不经意间表现在建筑之中。”马振仁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未来,他将继续深耕建筑营造技艺,让古老营造智慧得以绵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