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 睡莲系列之一
很想回到小时候,一块钱的摇摇车就能让人十分快乐。
快节奏的年代,内卷成风。成年人的世界,快乐不再廉价,更像一种奢侈品。而忧虑烦恼却无处不在,唾手可得。工作中、生活中的各种压力、焦虑、病痛,山一样大。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有时真的是再加一根稻草就能把人压垮,让人崩溃、绝望。这根稻草虽轻,却像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落下,落下的后果是什么?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祈祷有生之年,它没有落下。
这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如今各种搞笑短视频大受欢迎,可能就是原因之一,它能让大众暂时忘却烦恼,随着视频嘻嘻哈哈乐不思蜀,释放掉一些负面情绪。在手机屏幕前众生平等,没有甲方乙方,不分高低贵贱、长幼尊卑。
但这就像是一剂麻醉药,过后却无法治愈你。因为它只是基于浅表的娱乐,在这个层面讨好你谄媚你麻痹你蒙骗你,第二天,你的压力和烦恼照旧会侵袭和蔓延。
不管是金领、白领还是蓝领、“无领”,各有各的烦恼,各有各的压力。那么,有没有想过,换一个角度来看,艺术其实是一种长效的万能疗愈,它能深入心灵,长久驻足,抵御烦恼和压力,帮助我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提升审美修养。无论是美术、书法,或者音乐、舞蹈……能让我们集中专注力,在宣泄情感的同时,释放情绪,缓解压力,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绘画可以创造出任何我们希望身处其中的场景,带领我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我们沉浸在自己能够做主的世界之中,调色、勾线、泼彩、涂抹,然后深入其中探索,世界从此将变得无比美好和愉悦。
艺术的疗愈性不在于其物质形态,而在于其作为“媒介剂”的能力——它既不提供解药,也不承诺救赎,却在观者与艺术作品相遇的瞬间,建构起感知世界的一条神秘途径,慢慢地让你走上正途。
现代社会,许多疾病其实都是来自于内心的精神损伤,当我们自身的细胞和药物无法战胜它时,那么尝试通过另一条路径来解决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通过艺术可以将忧郁、恐惧、烦恼转化为对美好的崇拜和向往。
面对梵高的向日葵,我们能够感受到艺术家对生命、光与热力的热烈诠释,震撼于其喷薄的生命力;面对莫奈的睡莲,在这些消融了天光、水影与植物的层层色彩中,沉淀出永恒的静谧。短暂与永恒、具象与抽象、视觉与心象达成终极和解;而当面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她的微笑就是解码文艺复兴人性观的密钥,从她的眼神里,能看到为人处世所应有的态度,祥和而安宁。拉康曾说过:“蒙娜丽莎没有微笑,她只是被我们的欲望投射成了微笑的形状。”
艺术疗愈就是构建出无数面棱镜,将观者的精神困境折射成可分析的频谱。然后用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与之同频共振,让自己放松,沉浸在这种美好的世界之中。其本质是调动激发人类意识的自体免疫工程,一旦身体有了免疫,就能抵御任何风浪的侵袭。
所以拥抱艺术吧!不管是美术也好音乐也罢,即使不以此谋生,与她们为伴也将使你拥有一种处事不惊的气度,和治愈身体顽疾、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并给平淡而漫长的人生加一点颜色。
通过艺术,治愈在此刻发生,却永不完成。美妙的过程只有体验了才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