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文化交流的壮阔蓝图中,文化艺术的交互碰撞成为时代发展的鲜明注脚。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的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灵感中国Inspiration China——当代中国画艺术国际巡展”,无疑是一场意义非凡、影响深远的艺术盛事。此次巡展于新加坡、泰国、韩国依次精彩呈现,以“中国特色、全球视野、见证当代、书写历史”的独特视角,精心遴选并展示了66位中国画家的100余幅艺术佳作。这些作品风格各异、题材广泛,涵盖了山水、人物、花鸟等传统中国画题材,同时又融入了当代艺术的创新元素,成功吸引了三国上万名观众慕名而来。这不仅是一次艺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当代中国画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强有力发声,堪称近十年当代中国画“美术外宣”领域规模最大、场次最多、质量最高的系列性展览,在国际艺术交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顾历史,从2019年度项目“百年颂·共此时——点亮中欧当代中国画艺术巡展”,到此次亚洲巡展,中国画恰似灵动的文化使者,承载着厚重的大国精神,沿着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徐徐铺展。画家们以当代中国画为独特语言,将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风土人情等元素巧妙融入作品之中。他们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审美趋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深度探索出新时代“文化出海”的全新方针、策略与内涵,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
当下,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的稳步攀升,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愈发重要,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国际传播领域,我们仍存在广阔的提升空间。部分海外民众对我国的实际情况了解有限,信息获取渠道单一,更有一些西方媒体出于政治目的,蓄意歪曲、抹黑中国形象,给中国的国际形象塑造带来了诸多挑战。但值得欣慰的是,中国画在世界美术发展的长河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回顾17-19世纪风靡欧洲的“中国风”,当时中国的瓷器、丝绸、绘画等艺术品大量涌入欧洲,对欧洲的艺术风格、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重提当代中国画与新中国风,我们满怀期待:能否再度让中国画的艺术浪潮席卷全球,重塑世界对中国艺术的认知?中国画既能传承千年的文化基因,与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同频共振,又能以世界通用的艺术语言为载体,生动展现中国的日新月异,讲好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故事。
此次巡展选址的亚洲三国,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和文化内涵。三国与中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在历史上就有着深厚的文化交流基础。展出的任蕊《中华文化遗产》扇面画系列,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从古老的建筑到传统的手工艺品,每一幅扇面都像是一个微缩的文化景观,让海外观众得以一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张弘等人合作的长卷岭南画风作品《千年花洲 欣欣海珠》,以宏大的叙事和精湛的技艺,描绘了广州海珠地区的历史变迁与当代繁荣,将岭南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展现得淋漓尽致;王颖生的凉山写生创作等系列作品,则聚焦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场景和人文风貌,展现了中国各民族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美好画面,让海外观众真切领略到中国人民昂扬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感受到中国社会的多元与包容。
为了让中国画更好地贴合国际审美语境,打破文化和审美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项目组巧妙运用科技赋能,赋予中国画“国际范”“时尚范”“现代范”。中国画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与哲学思想,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等,但这些抽象的概念和独特的技艺对于外国人来说理解起来存在较大困难。本次展览基于中国画传统笔墨精神,积极探索当代语言表现形式,将“新中国风”融入陶瓷、丝绸艺术,结合多媒体、影像、音乐、光影等综合媒介,打造出一场全方位、沉浸式的视听盛宴。例如,在展览现场,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中国画作品进行动态展示,配合悠扬的中国古典音乐,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画中世界;利用光影技术,将中国画的笔墨线条投射在立体空间中,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
文明互鉴是提升“中国文化传播力”的关键密钥。长期以来,中国外宣因话语体系与受众认知错位,将国内宣传范式直接用于国际传播,导致“文化出海”水土不服,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传播方式的单向、刻板、严肃,使得海外受众对中国文化产生距离感,难以真正理解和接受。为实现中西交流与文化互鉴,本次展览精心策划了三场“灵感中国”花鸟画工作坊和“兰亭·雅集”书画美育工作坊活动。中国书法与中国画专家亲临现场,带领新加坡、泰国、韩国友人、华侨及学生,深入体验中国书画创作技艺与艺术语言,沉浸式感受东方艺术魅力。在花鸟画工作坊中,学员们亲手研磨、调色、挥毫,在实践中体会中国画笔墨的韵味和情趣;“兰亭·雅集”书画美育工作坊则以中国古代文人雅集为蓝本,让学员们在充满诗意的氛围中,学习书法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优雅与深邃。
“灵感中国Inspiration China——当代中国画艺术国际巡展”生动表明,中国画的全球化传播并非墨守成规,而是对传统文化元素基因的创新性重组。当泰国小朋友在花鸟画工作坊专注描绘花鸟,当新加坡观众在书法作品前驻足品味汉字之美,当韩国学生在书画美育工作坊中认真学习中国书画技艺,这些文化交流的瞬间,正悄然重塑国际社会对东方文化的认知。
展望未来的十年,当代中国画将通过一幅幅深刻又精美的画作,向世界展现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与乐观精神,以及中国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不懈追求。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中,中国画所承载的文化力量将发挥独特作用,助力各国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在发展中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美好蓝图 。
(张湸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汪婷为重庆商务职业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