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
#

        张絮:多措并举推动中国非遗保护

        作者:张絮2022-06-23 08:19:07 来源:中国美术报

          “非遗”是中华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优秀文化遗产,它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非遗”的赓续,靠传承,也靠传播。传播作为“非遗”保护的基本措施,旨在通过各类媒介和载体传递“非遗”相关信息与知识,从而促进民众对“非遗”内涵与价值的认知,以及对“非遗”保护的认同与参与。然而,每提到传统文化,人们想到的大多是史书典籍,对于“非遗”则知之甚少,其往往因过于小众而面临无人问津和失传的尴尬境地。但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为此付诸行动,使得非遗的传承与传播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

          “非遗”展示场所是“非遗”系统性保护的重要环节,也是“非遗”传播的重要阵地。2021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提出要完善非遗传承体验设施体系,统筹建设利用好国家非遗馆,建设20个国家级非遗馆。同时,支持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根据自身特点建设富有地方、民族、行业特色的非遗馆,改建或新建传承体验中心等,这体现出国家对“非遗”展示工作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我国非遗馆建设正在不断推进,独立的非遗馆逐渐成为博物馆的一种新类型,且各省市博物馆也已从单纯的藏品展示转变成为藏品的文化阐释与活化传播。如2022年年初刚刚开馆的中国工艺美术馆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开幕大展“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上,展出工艺美术、古琴艺术、传统乐器、丝路壁画、中华戏曲、金石篆刻、木版年画、民俗表演等多个门类1298件(套)工艺美术和非遗珍品佳作,相关的展品还有视频和音频,对于观众多面深入地了解非遗项目有着重要的帮助。此外,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等,也都专设了非遗展区,并开展了相应的实践活动,如讲座、表演及观众的沉浸式体验项目等,无不凸显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核心理念。

          非遗传播并非一味复古。保护“非遗”、传播“非遗”应站在社会与时代发展的角度,既要保留“非遗”的本质,也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多措并举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和传播效能,帮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目前,人们借助新媒体参与“非遗”传播是当代“非遗”保护实践的重要来源。例如利用能够吸引年轻群体的高科技手段,运用5G技术催生出的VR产业或者三维立体仿真等技术将“非遗”的表演内容、创作方式等进行动态化的展示,给人们身临其境之感,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吸引力。或是借助社会时事和发展趋势,让“非遗”从大众关注的视野边缘走向中心。再者,充分发挥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功能,从思想上进一步改变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对整个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将信息传达到真正对“非遗”感兴趣的人手中。近年来,视频平台飞速发展,传承人通过拍摄、直播的方式来传播剪纸、刺绣、美食等“非遗”工艺,让大众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各地“非遗”、观看“非遗”直播、购买“非遗”产品,这为“非遗”的保护传承与传播拓宽了路径。

          一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成为传媒、教育、公益等多个领域广泛参与的社会事项。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当前,通过在各系列课堂上开展艺术、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和课程逐渐成为加强大众对“非遗”认知的重要渠道。让校园成为“非遗”传承与传播的一片热土,需要“非遗”传承人与学校教室共同深耕。例如,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策划组织开展的“周末非遗课堂”,其授课对象从孩童到中老年人,课堂内容包括广绣、客家山歌、岭南古琴艺术等十大门类,共活化了50余个广州“非遗”项目,探索出教育普及构建传播的创新实践之路。

          我们可以看到,种种新兴“非遗”传播方式的出现,让“非遗”逐渐摆脱了无人知晓的局面,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非遗”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非遗”发展的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不仅是传播机构、媒体单位的事,也是整个社会乃至每个人的事。“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更需要全民参与,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优势,共同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为“非遗”文化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增强“非遗”的生命力。我们要积极搭建“非遗”传播平台,结合线上线下的方式进一步探索“非遗”传播的新思路、新路径,有效提升传播质量,扩大“非遗”影响力。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89(s)   19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