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
#

        乡村美育中的装置艺术表达

        作者:段鹏2024-08-11 08:47:32 来源:中国文化报

          儿童艺术装置《生命之色》

          时至今日,核心素养导向的美育及艺术教学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面向。对于学生而言,美育不等同于单一“知识技能本位”的专业教育,其对学生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对此,乡村或偏远地区学校及儿童美育教学,亦应以此为方向,且不断探索个性化的教学实践方式。

          实际上,乡村美术教学实践存在很多难点。一直以来,在广大的乡村及偏远地区,学校艺术教育之所以不受重视,其中很大原因在于缺少正规的教学场所、环境以及优良的工具媒材。在这种情况下, 乡村美育又该如何实施呢?对此,我们不妨从“儿童装置艺术”这个视角来进行探索。

          儿童装置艺术和成人的“装置艺术”有区别也有联系——前者更强调孩子借用自然及日常生活中的简易材料,在某个特定社会或生活议题的导引下,去进行个性化且有创意的艺术呈现和表达。就其特点来看,它是一种结合视觉艺术、空间设计和互动体验的艺术形式,强调的是“儿童友好”或“儿童的参与”,以在创作和展示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索精神。此外,儿童装置艺术还具有“教育性”“社区性”等特点。“教育性”指的是儿童装置艺术不只是为了艺术本体的创作,其还往往融入教育元素,如科学原理、自然现象、文化知识等,能够使儿童在玩乐中学习;“社区性”指儿童的作品会成为其社会参与及互动的重要过程,有着很强的儿童与作品所在环境之间的交互性。

          再回到乡村美育的视角,儿童装置艺术鉴于其取材简易、造型方式灵活多样的特点,特别适合乡村儿童的美育实践。

          具体而言,儿童装置艺术表达可以弱化儿童美术创作中对材料、设备和技能技巧的“依赖”——泥巴、石块、植物枝干和叶子、废旧纸盒等都可以成为儿童创作的重要工具媒材。这些生活中“现成品”的使用,在某些时候被视为是“简陋”的,但在笔者看来,其更贴近艺术创作的“本真”所在,即通过灵活且多样化的造型方式去进行所思、所感、所想的表达。一方面是因其具有造型方式的某种新异感,另一方面是由于其在技能技巧方面“门槛”不高,孩子可以借用拼贴、组合、错置、环境和空间组合等多种方式进行灵活的艺术表现。当然,传统的美术技巧(如雕、刻、描、绘、塑等)也可以运用其中,以求作品更加精致和完善。

          乡村的孩子在进行装置艺术表达的过程中,由于其更贴近自然和乡土的环境,所以相关材料的获得会更加“便利”。此外,乡村地区特定的文化历史或民俗风貌等,更容易为儿童的另类装置艺术表达提供某种深厚的“文化养分”,有利于实现特定民族文化借用教育手段的活态传承和创新。

          例如,2019年暑期,笔者及团队前往贵州黔东南丹寨雅灰乡希望小学开展美育夏令营。活动伊始,我们就遇到了难题,即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有特色的地方美术课程?如何摆脱硬件材料的限制,使用生活中的简易材料组织美术课程内容,以让孩子们获得有特色和针对性的丰富艺术体验?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团队首先深入研究了丹寨的本土文化“嘎闹”(意为“与鸟共生的部落”)。该地对鸟的崇拜源远流长,锦鸡被视为神圣的象征,有着穿“百鸟衣”、跳“锦鸡舞”的古老习俗。其中的卡拉苗寨,手工编织鸟笼技艺发达,400余年的传承让这里被誉为“中国鸟笼之乡”。受此启发,团队借鉴装置艺术和大地艺术的理念,鼓励孩子们走进自然,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创作。于是,《云间翼》这一创意作品应运而生。

          该作品以一个意象化的“鸟笼”作为主体装置,这个“鸟笼”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囚禁之笼,而是由当地遍地的竹子精心编制而成,它们深深扎根于土壤之中,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更为精妙的是,孩子们亲手绘制并写下心愿的“百鸟”,从这个“鸟笼”中展翅而出,它们的线条延伸至远方,最终融入广袤的自然之中,象征着自由与梦想的无尽飞翔。可以说,《云间翼》不仅是一件艺术作品,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希望的传递。它用“鸟笼”这一具有双重意味的符号,探讨了束缚与自由、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我们希望通过这一作品,让孩子们的梦想如同这些被“放飞”的百鸟,能够挣脱束缚,穿越重重阻碍,飞向更加辽阔的天空,实现自我超越与成长。

          又如,今年7月,河南信阳光山第二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之“乡村艺课”青少年创意设计(装置)展,以“做梦的孩子”为主题,鼓励乡村儿童大胆且有个性的艺术表达。其系列作品均体现了“在乡村的场域,回归自然与生活、传承民俗与非遗”的特点。其中,作品《生命之色》是由云南乡村的400多位孩子作为创作主体,他们以废弃物为主要材料,创作了一件动植物主题的装置艺术作品,以期让万物共生的生态文明走得更远。有着特殊位置与环境特点的“彩云之南”,有着极佳的生物多样性。孩子们也正是通过这样的作品来表达他们对“人与环境、人与万物”的深度思考……

          在国家“美育浸润”的大环境下,城市与乡村的浸润路径可以和而不同——其共同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要旨,但这个过程中确实需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在乡村美育实践的过程中,儿童装置艺术的表达值得关注和不懈探索,其为乡村地区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副主任、副教授)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99(s)   1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