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文人墨客的才华难以得到施展,文学和艺术作品成了抒发他们内心真情实感的重要方式。作为魏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山水画论之一,宗炳的《画山水序》中隐含的道家思想,对广大画家的山水画创作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文中提到的空间关系问题的处理,为解决山水画的难题提供新的思路,使得山水画创作有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画山水序》;山水画;空间关系;影响
◆郭瑶涵
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连绵的战争、频繁的改朝换代,文人墨客无法找到精神的寄托,纷纷选择以书画为乐,并出现了艺术自觉,促成魏晋书画的新面貌。魏晋南北朝的宗炳的《画山水序》作为中国最早的山水画论,对后世的山水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画山水序》
作为一名画家和美术理论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了一个新的空间表现方式,即:“山水画是‘道 ’在表象中的体现。”
☆作画的心态
宗炳的“澄怀味象”美学思想,深受老子“澄怀玄览”思想的影响。“澄怀”是指智者要澄明自己的心灵。这就要求人们要排除功利心的干扰,保持心灵的空明。“玄鉴”是审视道德的方法。“象”与“玄鉴”相对应,“象”就是心无杂念地感受圣人提出的“道”。
除此之外,宗炳还提出了“含道映物”的审美方式。“映物”即“应物”,是圣人对山水的感受。“山水以形媚道”。该理论改变了中国山水画以往关于山水“无生动之可拟,无气韵之可侔”的观点,旨在将山水之中具有的气韵美感,以山水画的形式加以呈现[1]。
☆绘画娱乐功能
卧以游之。“卧游”是宗炳首次提出的概念。他在《画山水序》中说:“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其他史书材料中也记载宗炳“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皆图之于室”。
随着宗炳逐渐年长,不能再游山玩水,便通过欣赏画面的景色,达到亲身游历的效果。他希望画家们在欣赏自然景色后,能够回到自己的案牍前,潜心思索、构思画面内容并进行创作。“卧游”呈现的景色,并在墙壁上“画象布色”,待完全停笔之后再去欣赏2]。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们对于山川美景的态度已不同于两汉时期,而是着眼于山川之美以“卧游”。宗炳与王微的山水画论是文人“摒功利,尚意趣”思想的初显,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理论范畴。
畅神。魏晋南北朝之前,山水画的创作者们以一种功利的态度来看待山水画。魏晋南北朝时期,他们选择以一种“淡定”的态度来思考山水美景。基于此,宗炳提出“畅神”说的理论。关于山水画创作中的精神状态,他说:“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3]
关于宗炳所说的“畅神”,一方面是指山水画家在游历自然山水时,能够将个人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景观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山水以形媚道”体现了“神”与“道”的观点相通。[4]山水画为创作者和观者带来了精神愉悦。
☆山水画的空间问题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绡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4]这段话的意思是,山是大的,人的眼睛是小的,很难一次性看到山的整体面貌。站得离景物越远,我们看到的东西会越小,看到的范围也会变得更加广阔。
山水画空间问题中的
“道”与“理”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思想传播的关键时期。道家思想的学术思想主要源于老子和庄子,涉及人生、社会和世界的哲学问题,具有独特的视角。宗炳在创作《画山水序》时,也深受该理论影响。
☆“道”
“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是《画山水序》的开篇语。这句话体现出宗炳完全不同于前人的思想观念。在他看来,当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情当中时,眼前所看到的东西就会变得清澈。古人认为,世间万物都蕴含着一定的道理,都是“含道之物”,“道”是古代的基本规律之一,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味象”是“思道”的方法,“形”是“载道”的“体”,宗炳以山水事物为媒介来“思道”,品方寸之间的万物。[5]
宗炳说:“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他认为,山水画体现“道”的方式是“以形媚道”。该“道”既是山水中的“道”,也是山水画中的“道”,该理论坚持了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不仅丰富了画面的意境,还是一种富有哲理的艺术观念。
☆“理”
在《画山水序》中,除了对“道”的解读外,还有关于“理”的介绍。“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是文中第一次提到“理”。这里的“理”一方面通“道”,有着难以用语言叙述清楚的抽象概念,另一方面是指某个事物内在具体构成的规律,为下文“应目会心”的“理”做了铺垫。
“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6]这是文中出现的第二个“理”。“应目”是自然界具体的、可见的规律。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山峰、树木等自然景观中存在的“理”,以期表现在客观的“理”之外出现的内在发展规律。因此,我们在山水画中,经常会看到山石、竹木、烟云等景观。苏轼说:“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水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面有常理。”[5]不论事物有无常形,它们都是有常理的,这就是事物的本质规律。因此,画家在创作时要“穷理尽性,事绝言象”,要在了解事物的本质后,再进行创作。
魏晋后的空间问题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道”和“理”之后,又总结出如何在方寸的纸张中画出雄伟的山川景色。受其影响,隋唐时期的山水画有了很大改观。在后世画家和美术理论家的努力下,山水画的比例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解决。
☆经营位置
经营位置出自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他在其中提到了品评绘画的六个标准,也被称为“六法”。经营位置指画面的构图。“位置”指表现对象在画面中的远近关系,“经营”就是指根据画面的需要,合理安排画面内容,在呈现画面内容的同时,侧面衬托画家的创作意图。
清代碑学书家邓石如指出,“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这里的“密”为画面的视觉中心,集中呈现一些壮观、高大、特征紧密的事物。在山水画中,“疏”多用来表现云、风、雾等形象变化多端的东西。
在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画面中央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笔墨浓厚,周围的群峰用淡墨进行勾勒,配以皴法,留白较多,近处树木茂盛,刻画细腻,远处简单勾勒,寥寥几笔,增强了画面的纵深感。
☆六要之思
五代时期,荆浩作为北方山水的领军者,在谢赫的影响下,将“六法”转化为“六要”并撰写了《笔法记》。他在书中提出,“六要”为气、韵、思、景、笔、墨。思为“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要求创作者对形体有了整体的感知后,合理布局、设计画面、增加想象。“思”强调创作者自己的主观想法。根据画面的需求,增加或者删除真实的山水景色,使画面布局更为合理。
南宋赵伯驹的青绿设色山水长卷《江山秋色图》,采用全景式构图,全画向中间聚拢,山体蜿蜒,曲折向上。赵伯驹将“思”融入此图中,通过对画面整体的把握,将迷茫的烟雾,山峰的形态,树木的位置合理安排。
☆三远法
郭熙是北宋时期出色的美术理论家。宗炳对空间的描述可被看为三远法的先声。“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三远法是一种分散透视法,摆脱了一般绘画中单一视角的限制。平远法产生 “远山平远”的艺术效果。[6]郭熙所作《窠石平远图》,画中的小溪流呈现出从灭点延伸出去的空间感,使得整体画面有着十足的纵深度,更加自然。高远法反映的是仰视时宏伟的山势,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画中山峰犹如巨人一般高耸入云,拔地而起,巍峨耸立,给人十足的压迫感。王蒙作《青卞隐居图》是以深远见胜的杰作,画中深林密树,山间景色交替组合增加了山势的深度,营造出一个深邃莫测的空间。三远法的确立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成熟的一个体现,它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把人的视线导向无限的空间。
结语
宗炳在道家“道”与“理”的探索和影响下,认识到山水画中的奥妙。“畅神”不仅使绘画功能发生转变,也改变了山水画家的创作思路。“竖划三寸”“横墨数尺”对如何表现空间关系进行了阐述,使当代和后世山水画家能够独立思考,并提出“经营位置”“思”“三远法”等概念,促进了山水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玺瑶.中国古代画论中的“道”——以宗炳的《画山水序》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2,(22):69-71.
[2] 魏梦馨.试论宗炳《画山水序》中的“畅神”[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09):71-72.
[3] 赵丹燕.试论宗炳“畅神”说的美学精神及影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12):247-248.
[4] 袁梦.探析宗炳《画山水序》中的“理”[J].大观(论坛),2021,(09):165-166.
[5] 刘石.“画”与“诗”在何处“一律”[J].装饰,2005,(06):18-19.
[6] 暴钟阳.由“三远法”探究宋元山水画空间表现的演变[D].鲁迅美术学院,2023.
(作者系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美术史论方向23级硕士研究生)